中俄关系制度化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m_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的逐渐展开,中俄关系变得愈加重要,中俄关系的制度化需求也越来越强。中俄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从“相互友好关系”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其每一步进展都伴随双方制度化的建设。推动中俄两国不断走向制度化的因素既有国际制度化潮流的激励,也有对中苏同盟“非制度化”的历史反思,而中俄两国在政治上的相互借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及安全上的密不可分更是决定了双方存在制度化合作的需求。受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对制度观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新时期两国制度化发展的需求促使双方进行了新的制度、安全和合作观念的建构。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俄两国目前已经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建立了全方位的制度化合作机制。这些机制推动着中俄两国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并使其日益呈现出制度累积的特征,在两国高层的大力推动下,两国的制度化动力也开始由外部动力向内生动力转化。中俄关系的制度化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日益增强,双方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争端解决通道日益顺畅,推进了中俄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制度化的结构框架还较为松散、双方对制度化的重视程度有别、制度化的经济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及不同领域的制度化效果失衡等具体问题。目前,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国家利益的多维性和动态性、美国因素的持续影响、经贸领域的滞后发展、中俄“双崛起”可能引发的竞争、“中国威胁论”的错误认知等消极因素的存在,却使得中俄关系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俄关系制度化未来可能出现的前景进行了大胆预测,并提供了尽可能的政策建议。从长远角度看,为保证中俄两国关系继续在稳定的、可预见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下去,双方应以战略的眼光去审视和把握中俄关系制度化建设的未来前景,共同推进两国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餐饮业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繁荣经济、服务民生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餐饮业也呈现出规模化
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国内、国际社会都对我国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却正面临着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层次的普通会计人才泛滥的局面,如何更多
近年来,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种类也较多,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发生频繁,对我国传统的应急通信手段有着巨大挑战。应急通信的靠前指挥,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快速、及
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
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随着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聘任制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普遍实行,《新劳动合同法》对聘任制教师权益也给予
随着信息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各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也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作为世界上对于网络监管最为严厉的国家之一,也是网民数量第一、网
<正>随着电商包裹在我国快递配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发展绿色快递和绿色电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邮政业要迎来一次行业绿色生产方式"大
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企业的融资结构也是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热点。然而,传统的融资理论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但在市场中,管理者与投资者不完全是理性的
核能具有资源丰富、清洁经济的优点,是未来的主要能源。ADS嬗变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是以核废料为原料,通过加速器加速质子打靶后产生的散裂中子来
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由谁创造,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由企业单独创造。而当战略大师Prahalad和Ramaswamy于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