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中脂质组成分析及功能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鸡骨资源极为丰富,鸡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鸡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关于鸡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骨和骨提取物的利用,而关于鸡骨油精加工利用方面的报道较少。本论文以市售鸡腿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鸡骨油提取率的影响,测定了鸡骨油理化性质及分析了鸡骨油的脂质组成,并开发了一种鸡骨调味油,同时用鸡骨粉做成3D打印产品。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鸡骨油的提取率的影响及测定鸡骨油的理化性质,发现高压蒸煮法、索氏抽提法、振荡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法四种方法得到的鸡骨油的出油率为8.62%~13.70%,其中索氏抽提法得到的出油率最高,但超声辅助法耗时短,更适合鸡骨油的提取,因此超声辅助法为最佳提取方法,其提取率为13.16%。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法进行鸡骨油提取工艺优化,得出最佳提取率为13.72%,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5,超声温度为45℃,超声功率为400 W,超声时间为35 min。测得鸡骨油理化性质如下:碘值为32.33 g/100g,皂化值为197.52 mg KOH/g,过氧化值为9.38 m mol/kg,酸价为2.61 mg KOH/g,折射率为1.4752%,熔点为8.5℃,其氧化稳定性为9.38 h。(2)通过对鸡骨油的甘油酯组成进行分析,发现鸡骨油主要由甘油三酯和甘油二酯组成,含量分别为84.42%和4.28%;通过对鸡骨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65.22%,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0.87%;通过对鸡骨油的脂质组成分析,发现鸡骨油有鞘脂类、甘油磷脂类和脂肪酰类三大脂类。其中,甘油磷脂类(磷脂酰胆碱)含量最多,占总脂质含量的84.77%,其次是鞘脂类(鞘磷脂),占脂质总含量的15.11%,而脂肪酰类(酰基肉碱)仅占脂质总含量0.05%;通过对鸡骨油中的氨基酸分析,发现鸡骨油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4%,非必需氨基酸为67.7%。随后对鸡骨油中的脂类伴随物进行分析发现,鸡骨油中含有维生素E,其中α-三烯酚(3.3720 mg/l00g)和γ-三烯酚(4.7956 mg/l00g)。(3)以鸡骨油为载体油,添加花椒油、姜末和蒜末热炒制得鸡骨调味油,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气相色谱联用仪对比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及其风味物质。在鸡骨调味油样品中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萜烯类、9种醛类、6种醇类、1种酯类和4种醚类。(4)以黑木耳粉和鸡骨粉为原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开发具有精美外观和营养健康的产品。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鸡骨粉含量增加,混凝体系的屈服应力、黏度和储能模量(G’)降低,当鸡骨粉:木耳粉=2:8时,3D打印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现代大学建设,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信息化建设对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财务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基础。高校财务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报账平台,助力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本文从简政放权、总会计师制度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财务信息化和财务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目前高校财务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提高财务治理体系和治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理念,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高校小语种专业也应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语言教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以“德语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围绕目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欠匹配、复合型师资力量较薄弱、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三大瓶颈问题,通过对课程的基本定位、实际内涵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专门用途语言理论的角度为小语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依靠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对选矿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是实现磨矿分级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经。然而,磨矿分级控制过程非常复杂,常规控制算法精度不高。本论文以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为目标,对柿竹园多金属选厂磨矿分级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阐述磨矿分级控制系统中的磨矿分级设备与工艺流程控制机理,以及磨矿分级控制的影响因素与控制难点,提出了磨矿分级在控制系统上存在的控制精度不
针对传统航迹规划方法通常不考虑无人飞行器(UAV)的飞行姿态对其被雷达发现的概率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RCS的无人飞行器隐身突防航迹规划方法。首先,结合UAV的运动学模型和动态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建立雷达制导防御系统下的突防模型。进一步,采用稀疏A*算法对UAV的空间位置及飞行姿态进行搜索,将满足突防准则的扩展点加入搜索空间,并引入通视性分析方法计算扩展点的预估代价。仿真实验表明,
对中国“双一流”高校财务预算进行绩效评价,不仅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研究中国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双一流”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模型。以S大学为例,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中国“双一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精细、规范和高效。
为破解茶园因忽视生态建设造成的问题,提高茶园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新时代生态茶园的科学发展。本文对生态茶园概念的演变历程和新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就部分茶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茶园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树-次要植物块状复合、立体复合和综合复合等3种新的生态茶园模式定义及其建设要点。同时,针对生态茶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拓
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高校要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注重以结果导向分配财政资金等特性,创新财务管理、硬化责任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国外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结合工作实际,阐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要实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义,并对高校现有不足进行探讨,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提升,以期能够
“三全育人”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职美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中职学校美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重视美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深化中职学校美育改革,使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落实“三全育人”,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强化中职学校美育的功能运用等观点,为中职美育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内部控制建设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高校两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高校实施内部控制建设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依据、相互关系、实施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整体协同性不够、预算绩效管理主导地位不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失、第三方机构评价存在弊端和信息化建设存在误区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协同运行机制、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要求、推进业务流程控制上的深度融合、规范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和预
以红叶石楠最常见品种“红罗宾”为试材,采用截取其带芽茎段及带顶芽段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初代培养中不同培养基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影响、增殖培养中不同培养基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的影响和生根培养中不同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生根的影响,筛选出红叶石楠离体快繁组培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基激素浓度最佳组合,以期为红叶石楠规模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激素组合为MS+0.4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