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一直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我国的就业问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将“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体系建设,扩大公共就业服务。1999至2008年间,我国分阶段、有计划地组织了多次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服务功能正逐步完善,不少劳动者从中受益,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但是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缺口,我国各级政府担负着公共就业服务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完善,公民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构建一个公开、透明、高效且具有回应性的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公共就业服务评估,并采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进行考评。然而,作为一个绩效评估的新兴国家,我国在评估方法和技术上存在严重不足,更加缺少对绩效评估运行环境的调适。因此,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评估难以客观、准确的反映公共就业服务的绩效情况,效果不佳。此外,理论界尚未对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这一领域形成专门的研究。
本研究正是对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的探索,并以南宁市为个案,尝试建立一套新型的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首先分析了南宁市公共就业服务现状以及现有评估模式的弊病,辨别其评估的需求和目的;其次,结合南宁市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和实际情况,探讨了南宁市新型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和修正,论述了指标权重的设计;最后,提出了完善南宁市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