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发展中政府行为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公共管理学、经济法学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问题,以正确认识我国政府在推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言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背景、基本范畴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等。   正文分为五章,即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框架、政府调节行为及其有效性分析、政府规制行为及其有效性分析、公共服务行为及其有效性分析、提高政府行为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第一章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框架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现代政府管制理论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可为本文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现代政府管制理论用市场失灵理论来分析政府行为存在的依据和边界问题;用管制失灵理论来探讨政府行为的失效问题,从而为本文进一步分析政府行为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系统阐释了政府绩效的评估方法,为本文具体分析政府行为有效性提供研究工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应当进行理性转变:从全能型政府的“无所不为”转变为有限政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政府行为的具体效果,即政府行为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是否存在差异、差异如何,这即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到第四章对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具体政府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在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实中,政府实施的调节、规制、服务行为是否有效?笔者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工具,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选取相对合理的指标,构建国有企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评价体系:选取国有经济的集中性、控制力、影响力三个指标,构建政府调节行为的评价体系;选取国有企业的独立性、自主性指标以及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相对充分,形成政府规制行为(包括主体培育行为和秩序规范行为)的评价体系;选取国有企业发展的制度完善和环境良好,构成公共服务行为的评价体系。从上述三个维度,具体考察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实施管理行为的实际效果,相应地,对部分政府行为的失效或低效状况进行元素考察。   第五章研究提高政府行为有效性的具体对策。笔者认为,在中国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一贯沿用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依靠政府强力干预、扶持国有企业的做法必须逐渐摒弃,相比之下,政府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培育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以及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是一个能提供“方向”、“市场”、“环境”的政府,而不是全能的政府、“事必躬亲”的政府。基于此,笔者从主体制度、行为制度和约束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政府行为有效性、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樟树大规格苗控根器培育,成活率可达到97.5%以上,比常规假植方法培育提高成活率10%以上,能使根部土球须根数量增加20倍以上.用控根苗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也不断推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是单位不断发展和保持职能正常高效
随着网络时代世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对内也产生了加快提升内部管理质量的强烈需求.财务分析不仅能够对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进行考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