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芥、白芥与野芥基因组从头测序、组装及系统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芥属(Sinapis),隶属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族(Brassiceae),与芸薹属(Brassica)具有十分近缘的进化关系,其中白芥(S.alba,2n=24)和野芥(S.arvensis,2n=18)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物种。白芥种子被广泛作为调味品和传统中药;野芥常生长在油菜和小麦田中,是农业生产中的杂草。两个种均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如耐旱、抗虫、抗病、抗裂角、低芥酸与低硫苷等,是芸薹属油料与蔬菜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野生资源。前人通过细胞学、形态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认为野芥与芸薹属的黑芥(B.nigra)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具有相同的祖先,而与白芥亲缘关系较远,但这些结果缺乏系统的基因组学证据。本研究中,我们对黑芥、白芥和野芥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以及系统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白芥、野芥与芸薹属物种的起源与进化关系。同时,基因组信息的释放,将为两个物种的优异基因在芸薹属栽培种遗传改良中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构建。采用三代(PacBio)与二代(MGI paired-end)及Hi-C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最终组装得到黑芥(519.23Mb)、白芥(439.17Mb)和野芥(452.28Mb)基因组,Contig N50分别为15.67Mb、7.44Mb和7.93Mb。多种评估方法均显示三个基因组的组装完整性好、准确性高。2.基因组重复序列和基因注释。通过从头预测和同源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因组的重复序列进行注释,结果发现在黑芥、白芥和野芥中,重复序列分别占基因组的57.53%、58.33%和55.12%。通过从头注释、同源注释和转录组辅助注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因注释。一共注释到54,855、41,127和48,463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93.46%、95.05%和94.97%的基因至少被一个数据库功能注释。3.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白芥与芸薹属和萝卜属共同祖先的分化时间在约12.54百万年前;野芥与黑芥在同一进化分枝,分歧时间在约6.67百万年前。白芥除与拟南芥共享的两次全基因组多倍化事件(At-α-WGD和At-β-WGD)外,还与芸薹属和萝卜属共享一次全基因组三倍化事件(Br-WGT),时间约在20.28百万年前。4.基因组结构及共线性分析。基于芸薹族原始核型(tPCK)的共线性分析表明,白芥、野芥与芸薹属三个二倍体种白菜、黑芥、甘蓝以及萝卜属的萝卜具有良好的共线性关系。其中黑芥和野芥、白菜与甘蓝之间具有最佳的共线性关系。此外,白芥有两条染色体与tPCK中的两条染色体完全共线;白芥与萝卜有3条染色体共线。5.亚基因组显性分析。在六个芸薹族物种基因组中(白菜、黑芥、甘蓝、萝卜、野芥、白芥),共检测到了26,039~29,078个位于三个亚基因组中的共线性基因,其中44.86%~43.60%、29.83%~30.34%和25.32%~26.36%分组为LF、MF1和MF2亚基因组,平均基因密度为0.459、0.312和0.269。此外,三个亚基因组分别有32.9%~36.9%,23.4%~27.5%和22.7%~27.5%的同源基因具有表达优势。位于LF亚基因组上的基因表现出了更强的选择压力,三个亚基因组均保留的基因具有位于更强的选择压力下。6.NLRs基因分析。分别在黑芥、白芥和野芥中鉴定出307、123和313个NLR基因。黑芥和野芥NLR基因的数量多于其他四个二倍体物种,但少于芸薹属四倍体物种。在黑芥(B04)及野芥(Sar08)中检测到了一个富集NLRs基因的共线性区域,分别包含64与76个NLRs,在白菜、甘蓝和萝卜中,该区域分处在两条不同染色体上。总之,本研究完成了黑芥、白芥和野芥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明确了白芥属、芸薹属与萝卜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基因组三倍化后亚基因组基因间的显性关系,鉴定了1个NLRs富集区及其来源。
其他文献
<正> 1.包种茶制造过程中儿茶素类变化与水色形成的关系 本研究利用青心大冇手采茶青,探讨包种茶制造过程中儿茶素类含量变化与茶汤水色形成的关系,获得下列结果: (1)茶叶中儿茶素类及多酚类含量,夏茶较春、秋茶为高;在包种茶制造过程中其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茶汤色差值(△b,△E)有增加的趋势。
期刊
阐述矿山水泵的自动排水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的状态控制,制定系统性保障方案,既要保证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也要提高控制效果,从而创新矿山水泵设备运行控制模式的目的。
<正>进入“十四五”时期,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两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对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升高度关注。但聚焦当下,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美育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均有待提高。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启动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名校长、名教师和教育家培养对象遴选和培养工作。我
期刊
本文对日本法书会和油谷博文堂的近代法书碑帖出版物作整理,并以此为线索,探讨了明治大正间,以东京、大阪为中心,辐射到日本全国的关于中国法书碑帖的影印出版、收藏鉴赏风尚和书学转向。印刷技术、出版形式、运营模式的革新,不仅在思维观念上为中国法书碑帖的出版、鉴藏和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日本书坛带来新鲜的空气。
<正>两年前,我们以“大健康”为关键词,探讨其在公众消费、技术支撑和政策指引中迎来高光时刻,尤其是新冠疫情加速了对大健康市场的教育。两年之间,这些外部力量持续发力,企业层面也从跃跃欲试到深入推进,“大健康”赛道的表现更加景象万千。
期刊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基础的民生工程,在净化污水和保障水质安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改善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显著提升出水水质和污水处理效率,有效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科学评估污水厂的减排效果,并分析影响减排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以为更好挖掘减排潜力、加强“十四五”期间污染物减排
目前,初中班主任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依然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有很多缺陷,如果继续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学生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在"双减"形势下,班主任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的方法,顺应素质教育的呼唤,以"以人为中心",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使学生在初中时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效性。
相关研究表明红细胞能转录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因子,但是补体相关基因是否在红细胞上表达及其转录表达水平还不清楚。随着抗生素在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的大肠杆菌出现和流行,使得预防和控制大肠埃希氏菌病更加困难,而细菌在机体的清除主要是靠吞噬细胞的吞噬和补体的溶解作用,但鸡红细胞免疫在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为了探究鸡红细胞上补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大肠杆菌对鸡红细胞
本文主要针对烃源岩有机碳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利用油气资源起到重要作用,做了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则开始进行误差的反向传播。首先循环往复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过程,会不断使各层权值调整,其次利用logR法是目前最为完善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在于孔隙度变化可以清晰成比例地体现在两种曲线上,消除了孔隙度对TOC的测井响应的影响。最后核心为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其因变量为TOC值,其自变量为反映有机碳
微生物发酵是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高效细胞工厂的构建。大肠杆菌具有遗传背景清晰、技术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速、大规模发酵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细胞工厂的优秀底盘宿主。利用代谢工程理性设计细胞代谢途径可有效提高糖等底物的转化效率,而糖的跨膜转运是其进入代谢的第一步。大肠杆菌对糖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它依赖于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并以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的方式完成。这一特点不仅会导致底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