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性疾病问题一直是集约化养殖中的棘手问题,它是许多疾病发生时所共有的临床症状,也是保育猪在饲养过程中最容易遭受的疾病。ACE2-Ang1-7-Mas受体轴在许多研究中表明有抗炎作用,同时ACE2可以促进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1在肠道中的表达。因此本文通过对江苏某猪场保育猪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实践调查,结合实验室研究,为保育猪的防控及RAS系统在猪方面的研究资料作出一些补充。研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江苏某猪场保育猪腹泻发病调查及病理学分析实验选取600头49日龄保育猪进行为期10天的观察统计,统计猪舍温度和腹泻率、死亡率情况。选取其中发生腹泻和正常健康保育猪各4头,心脏采血,屠宰取组织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测定血液中葡萄糖(GLU)、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TG);2)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组织学病理变化;3)ELISA法检测胃肠道食糜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道酶活性和胆囊收缩素含量。结果:1)为期10天猪舍中午温度基本维持在28.99℃,夜晚温度平均为27.14℃,保育猪腹泻率6.92%,死亡率0.24%,腹泻率较高;2)腹泻猪血液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变,球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上调(37.37±3.99 vs 22.18±1.02,144.75±17.44 vs 44.33±4.81,1476.33±319.81 vs 535.33±11.84,P<0.05),血糖和碱性磷酸酶显著下调(4.74±0.63 vs 6.67±0.13,8.5±3.62 vs 44.25±11.53,P<0.05);3)病理学观察发现:腹泻猪胃组织上皮损伤脱落;十二指肠肠粘膜脱落、肠腺细胞大量增生、肠隐窝增厚;空肠肠绒毛坏死,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腺上皮细胞增生;回肠、结肠肠腺细胞均明显增生;肺脏、淋巴结、肝脏出现显著性病理变化;4)腹泻猪胃肠食糜中胃蛋白酶活力(P<0.05),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力(P<0.01)、淀粉酶活力(P<0.05)等消化酶活性等均显著降低,胆囊收缩素含量极显著下调(P<0.01)。结果推测:该试验猪肠腹泻猪肠道均发生明显增生性炎症。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保育猪肠道增生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实验以49日龄慢性增生性肠炎保育猪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1)检测保育猪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RAS系统:ACE2、Mas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AngⅡ、Ang1-7的含量;2)比较分析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IL-10 mRNA的表达情况;3)比较分析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B0AT1、SGLT-1、GLUT-2、PEPT-1转运载体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腹泻组与对照组猪相比,十二指肠中RAS系统相关成员:ACE2、Mas受体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Ang1-7含量显著下降(714.91±15.41 vs 814.83±48.43,P<0.05),其相关转运载体:B0AT1、SGLT-1、GLUT-2、PEPT-1的mRNA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但是十二指肠组织中Ang Ⅱ的含量显著升高(292.14±10.02 vs 240.28±2.89,P<0.05),并且其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 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2)腹泻组与对照组猪相比,回肠中RAS系统相关成员Mas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但ACE2、Ang1-7和Ang Ⅱ含量变化不明显;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但IL-10表达显著下调(P<0.05);回肠组织中转运相关载体:B0AT1、SGLT-1、GLUT-2、PEPT-1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性下调(P<0.05);结论:十二指肠中炎症的发展伴随着Ang Ⅱ水平的升高,ACE2轴的表达整体处于劣势,促炎因子表达显著升高,IL-10 mRNA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物质转运吸收受到影响。回肠中炎症在发展过程中,ACE2 水平升高,下游Ang1-7-Mas受体整体处于劣势,促炎因子表达显著升高,但是IL-10 mRNA表达有升高,物质吸收转运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