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人口大量集中、高新技术、先进文化聚集的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会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城市化过程也有负面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状态给予城市化良好的施展空间,生态环境若是遭到破坏,城市化将进入发展落后的趋势。这就在警示我们,生态环境日益被遭到破坏,究其原因这不仅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其根源并能根治这样的局面,就需要把重心转移到长期协调好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面。本文以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城市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资源性城市克拉玛依市和农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石河子市。首先以选取的研究区为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探讨了两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相互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其次,在分析了多篇文献资料后,从中择优选取能够反映城市化现实状况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显著指标也通过该方式进行选择,选取适合本文研究的指标体系;再次,通过运算和结果评价分析,得出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2000-2012年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根据两城市不同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与比较,并得出两城市所选取的指标中贡献影响最大的主成分因子;最后,以这些主成分为由,结合实际情况慎重组合并提出建议和目标,适合长期适用和发展。鉴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梳理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创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可循环的作用机制系统是处理好协调关系的焦点所在。内外部相互作用共同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在分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一并总结了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特征。其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协调好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最关键问题是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机制,强有力的内外力支撑着这个机制完善运行。相互交叉、相互关联与制约的多种动力最后都会形成一个综合的动力系统,通过合理的组合方式、运行方式来一同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后,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以及主要影响因子的数据关系分析,最终结果得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在不同年份呈现的协调程度均不相同,并结合城市自身现状、城市的主体发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计算得出两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城市不同的协调度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建设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意见,为典型绿洲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