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ET/C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检查步骤繁杂,在药物分装、注射过程中需近距离操作,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目前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本课题以7家PET/CT中心为调查对象,调查测量各PET/CT中心工作人员的全身有效剂量和手部、甲状腺剂量,比较PET/CT放射工作人员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的差别,探索主要受照环节的剂量水平和防护措施,为保护PET/CT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依据。方法:(1)实地调查实地观察各家PET/CT中心,了解PET/CT检查的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2)职业人员剂量测量方法本次实验主要应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PET/CT工作人员全身、手部、甲状腺受照剂量。在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胸部佩戴普通剂量计,监测其全身剂量,分装和注射人员需要手指佩戴指环剂量计、颈部佩戴普通剂量计,监测手部和甲状腺剂量。(3)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调查方式准备足够数量的普通热释光剂量计和指环剂量计,下发到各个PET/CT中心,工作人员佩戴1月后收集所有剂量计,送到山东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进行测量。选择在某个PET/CT中心,调查一次患者检查所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剂量。测量每完成1例患者,全身、手部和甲状腺受照剂量。共调查50例患者。选择某个PET/CT中心,进行铅衣防护效果调查。在铅衣(0.5mm铅当量)内、外相对位置粘贴TLD(编号),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必须穿铅衣,1月后收集TLD进行测量,配对比较铅衣内、外剂量的差异。(4)统计分析内容(1)整理各PET/CT中心分装和注射人员全身、甲状腺和手部剂量,并与各自所在医院的其余放射相关科室(放射科、CT科)的工作人员全身剂量进行比较。(2)计算PET/CT中心注射和分装人员手部和甲状腺受照剂量。(3)比较铅衣对分装和注射人员全身剂量的防护效果。(4)计算一次患者全身检查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5)需要的主要仪器普通热释光剂量计和指环剂量计:北京康科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同批剂量计与热释光计量仪送中国计量科学院进行刻度,普通剂量计刻度因子Cf=7.51×10-4mSv/X(iγ射线),指环剂量计刻度因子为6.19×10-3mSv/Xi(Xi为测量读数扣除本底)。结果:(1)7个PET/CT中心分装和注射人员平均全身剂量在0.13~0.73mSv/季度,平均受照剂量均超过其余放射科室(放射科、CT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2)分装和注射人员甲状腺平均剂量波动在1.20~1.70mSv/年,手部平均剂量波动在42~676mSv/年。(3)PET/CT中心一次患者检查,造成分装和注射人员全身平均剂量6.58mSv/年和5.83mSv/年,甲状腺平均剂量为6.39mSv和5.64mSv,手部平均剂量均在90mSv/年左右。(4)铅衣可将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减少8%。结论:(1)布局、自动分装和注射系统、注射小车、注射器铅套是重要的防护措施,铅衣可将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减少8%。(2)分装和注射人员全身、甲状腺和手部年剂量为0.42~2.92mSv、1.20~1.70mSv和42~676mSv,个别工作人员手部剂量超过了500mSv/a。(3)一次患者检查,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平均全身剂量不超过6.58×10-4mSv,甲状腺平均剂量不超过6.39×10-4mSv,手部剂量平均值在100×10-3mSv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