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生习得良好学习习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达成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既能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提供依据,又能引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到数学学科,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备受关注,这不仅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试图以F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为个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聚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问题,以F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学内容为例,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两条路线展开,一是观察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三堂课的质量状况。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将采用希尔团队提出的数学教学质量(MQI)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数学的丰富性、应对学生及其数学问题、错误和不严谨、学生参与意义建构与推理、形成连贯的课堂五个维度。二是基于课堂录像的分析对三位教师及每班的学生进行访谈,探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等。研究设计与方法为第二部分,该部分对研究思路、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及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框架进行介绍。其中,研究过程详细阐述了研究对象、教学内容的选取、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研究伦理等问题。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是教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第三部分即研究资料的具体分析过程,为本研究的重点部分。第四部分结合访谈资料对三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结果的总结及建议。首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性概述,其次提出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通过课堂教学录像观察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较好,而“丰富性”较差;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好于新手教师和胜任教师;胜任教师和新手教师的教学质量差别不大。通过访谈发现,教师知识、教学观念,学生的情感态度,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形式等对教师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