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蛋白酶HtrAl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牙本质细胞的终末分化、牙本质矿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该过程由许多分子组成的信号网络共同调控,但目前具体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丝氨酸蛋白酶Htr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protein A1)与骨矿化进程密切相关。HtrA1促进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等溶骨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在骨生理性矿化过程中起促进或抑制作用。骨形成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为转化生长因子-p(transforming growth proteins-β, TGF-β)家族成员之一,能促进成牙本质细胞的终末分化及牙本质矿化,而基质谷氨酸蛋白(matrix Gla protein, MGP)则在牙本质形成及矿化中起抑制作用。HtrA1能拮抗TGF-β家族成员的表达及信号传递,裂解MGP。目前HtrA1是否参与牙本质的形成尚未明确,我们推测HtrA1可能通过调控BMP-2、 MGP的表达来调节牙本质的形成进程。本课题通过体内体外两部分实验来探讨HtrA1在成牙本质细胞的终末分化及牙本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一部分HtrA1在牙发育过程、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研究实验一HtrA1在小鼠牙发育过程中的免疫组化研究目的:观察HtrA1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初步探讨其在牙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昆明小鼠磨牙发育各期标本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trA1蛋白在小鼠第一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胚胎13.5至16.5天,HtrA1表达在新生牙槽骨基质中;胚胎18.5天,HtrA1在牙槽骨、牙本质基质及牙囊组织中呈阳性表达;HtrA1表达于新生小鼠未矿化的牙槽骨基质、牙本质基质、牙囊及成釉器颈环处细胞;在出生后第5天,HtrA1在未矿化的牙槽骨基质、牙本质基质、牙囊、上皮根鞘及上皮根鞘邻近的牙乳头细胞中呈阳性表达;HtrA1阳性表达在2周龄小鼠的牙周膜、牙囊及未矿化的牙槽骨、前期牙本质中,而在完全矿化的牙槽骨、牙本质组织中不表达;HtrA1阳性表达于3月龄鼠的牙周膜、牙髓细胞及前期牙本质组织中。结论:HtrA1蛋白在小鼠磨牙发育过程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推钡HtrA1可能在小鼠牙周组织及牙本质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实验二HtrA1、BMP-2、MGP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表达研究目的:观察HtrA1、BMP-2、MGP在人正常牙冠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分布,初步探讨三者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关系及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拔除的健康成年人牙标本,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trA1、BMP-2及MGP蛋白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trA1、BMP-2、MGP都阳性表达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成牙本质细胞中,而不表达在髓腔内的其它细胞。结论:HtrA1、BMP-2及MGP蛋白都表达在人成牙本质细胞中,可能在成牙本质细胞的终末分化及牙本质矿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实验三:HtrA1与MGP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研究目的:观察HtrA1与MGP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初步探讨二者在该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选取20只大鼠行直接盖髓术,分别在0天、7天、14天及21天处死大鼠,分离上颌骨,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牙髓腔内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量子点为基础的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及CRi’s Nuance图象采集系统分析检测HtrA1及MGP蛋白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量于术后第7天显著增加并持续增长至第21天;HtrA1MGP、nestin及BSP阳性表达于成牙本质细胞、成牙本质样细胞及未完全矿化的牙本质基质中;光谱分析结果表明,HtrA1、MGP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显著升高,而在第7天、14天及21天的表达无显著差异,HtrA1、MGP的表达分别与修复性牙本质的平方测量值呈正相关,但是HtrA1与MGP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trA1与MGP都参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过程;二者可能相互作用以调节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第二部分HtrA1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实验四HtrA1、BMP-2及MGP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研究目的:检测HtrA1、BMP-2及MGP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HtrA1、BMP-2及MGP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系与作用。方法:诱导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检测分化过程中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情况及矿化相关指标ALP、I型胶原及DSP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trA1、MGP及BM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矿化结节形成的量、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矿化相关因子ALP、I型胶原及DSP的表达显著上调;HtrA1、 BMP-2及MGP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都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HtrA1、MGP及BMP-2共同参与人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分化过程;三者可能在调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相互作用。实验五HtrAl基因抑制后对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目的:检测HtrA1基因抑制后矿化结节形成情况和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HtrA1、BMP-2及MGP的表达变化,探讨HtrA1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两个人HtrA1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包装病毒后感染人牙髓细胞。矿化诱导感染的牙髓细胞28天,检测HtrA1基因抑制后对矿化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达及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HtrA1、MGP及BM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矿化诱导过程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trA1基因抑制后显著减少矿化结节的形成,降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调矿化相关因子ALP、I型胶原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标记物DSP的表达。同时,HtrA1基因抑制后下调BMP-2mRNA的表达,上调MGP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HtrA1可以促进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及牙本质矿化,它可能通过调控BMP-2及MGP的表达来调节牙本质的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实体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的5年存活率已得到显著改善,肝脏移植的远期疗效也取得长足进步。但现行的免疫抑制剂仍存在众多副作用,包括促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诱发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阻碍了受者、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而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后最理想的一种存在方式。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后可以减少抗排斥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ATP:L-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属于磷酸原激酶家族,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细胞中,是脊椎动物细胞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的同源蛋白。AK通过催化ATP和精氨酸之间磷酸基团可逆转移,生成磷酸精氨酸和Mg2+ADP两种产物来平衡细胞内ATP含量。研究表明,CK有氧化型CK和还原型CK两种存在形式,其可逆氧化
水稻是世界大多数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重要意义。褐飞虱是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口针刺穿水稻组织吸食初皮部营养物质而对水稻植株造成危害。在大田生产中,褐飞風持续取食会消耗光合作用产物从而阻碍水稻生长,引起植株蒌蔫,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现象被称为"飞風火烧”。种植抗性水稻来防御害虫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举措。深入研究和理解水稻的抗性机制对通过分
第一部分构建乳腺癌MDA-MB-435s放射抵抗株模型目的:研究端粒结合蛋白PTOP和TRF1(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1)在乳腺癌细胞中对放射抗拒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以乳腺癌细胞为基础的放射抵抗株模型。通过筛选MCF-7,MDA-MB-231以及MDA-MB-435s细胞后,决定以MDA-MB-435s乳腺癌细胞为亲本细胞。拟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6MvX射线照射
背景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2位。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尽管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大肠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但是在绝大多数大肠癌中高表达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被认为在肿瘤进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过表达的COX-2可产生大量的
背景和目的:某些膀胱疾病如先天性膀胱外翻、多发性浸润性膀胱肿瘤、膀胱外伤后缺失等均可导致该器官的不可逆损害,最终的治疗手段除了切除病损膀胱,还需要寻求新的尿液流出通道,进行尿流改道手术。常见的尿流改道手术有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回肠及结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等,这些术式除了输尿管直接皮肤造口,其余均需要截取健康的肠道作为尿液流出道,这种牺牲健康肠道来修补尿液流出道的方式从上个世纪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这种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准确分离由双极化的纺锤体结构完成。纺锤体由反相平行的微管结构组成,负端集中在纺锤体两极(Spindle pole),正端与动粒(Kinetochore)相连接排列在纺锤体赤道面。整个细胞分裂过程是通过纺锤体丝与染色体着丝点的协同作用来完成。正确的微管组织、纺锤体的组装和染色排列是细胞健康的保证,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排列的异常导致的细胞生长失控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微管的组
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药物化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与顺铂或奥沙利铂联合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观察其细胞毒性的变化,并探讨变化的机制,试图寻找能增强化疗敏
第一部分:构建及鉴定继发性TRAIL耐药细胞株目的:构建TRAIL继发性耐药肺癌细胞株H460-TR,比较敏感细胞株和继发性耐药细胞株的TRAIL敏感性差异,探讨TRAIL继发性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低浓度逐渐诱导至高浓度杀伤H460敏感细胞,构建继发性TRAIL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H460-TR。通过CCK-8法和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探讨敏感株与继发耐药株的TRAIL敏感性差异。通过wester
液压可变气门机构实际运行中系统会产生压力波动,影响可变气门机构的工作性能。本文分析了压力波动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小压力波动。通过试验及AMESim仿真探究了气门弹簧刚度、气门活塞质量、节流孔径大小等关键参数对系统压力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气门落座速度小于0.5m·s-1时,增大薄壁孔径可以有效减小压力波动;增加气门弹簧刚度可以减小压力波动幅值;减小气门活塞质量有利于减小压力波动;增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