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通过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feng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2位。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尽管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大肠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但是在绝大多数大肠癌中高表达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被认为在肿瘤进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过表达的COX-2可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共同参与细胞恶性转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抑制抗肿瘤免疫等机制调控多种肿瘤发生、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因此,COX-2可能是抗肿瘤作用的一个靶点。目前,临床常用的COX-2抑制剂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包括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COXIBs)。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NSAIDs可有效预防胃肠道肿瘤。然而,长期应用非选择性NSAIDs可引起腹痛、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选择性COX-2抑制剂虽然消化道的副作用减轻,但其心血管毒性亦不可忽视,限制了其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目前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是美国FDA唯一批准的大肠癌化学预防剂,但也仅推荐用于家族腺瘤息肉病的高风险患者,不推荐常规用于临床。因此,更为安全有效的COX-2的抑制剂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丹皮酚(Paeonol),又称牡丹酚,是从中草药牡丹、芍药根皮和徐长卿干燥根或全草中提取的单体成分。研究表明,丹皮酚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包括抗炎、肝肾保护、降血糖、免疫调节、心血管保护、抗菌、解热镇痛、抗过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中枢抑制作用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丹皮酚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抗肿瘤作用。但是,丹皮酚对于肿瘤中特别是大肠癌中COX-2的作用及其意义并未报道,因此,本研究以COX-2及其产物PGE2为切入点,对丹皮酚在大肠癌中特别是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实验一丹皮酚通过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大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丹皮酚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是否与其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有关。方法:以大肠癌LoVo、HCT116、SW62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皮酚处理三种细胞株后细胞存活率;选取丹皮酚作用效果最明显的细胞株,MTT法检测PGE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丹皮酚对PGE2刺激细胞增殖的影响;丹皮酚处理大肠癌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大肠癌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ho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并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COX-2 siRNA转染大肠癌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丹皮酚对LoVo、HCT116、SW620三组大肠癌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且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丹皮酚可阻滞LoVo细胞周期,导致S期细胞比例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丹皮酚可降低LoVo细胞COX-2表达及上清液中PGE2含量;PGE2处理后LoVo细胞活力明显增强,丹皮酚可抑制PGE2诱导的LoVo细胞活力的增加;塞来昔布处理或COX-2 siRNA转染后,LoVo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且细胞凋亡率增加;此外,丹皮酚处理后,LoVo细胞内Ca2+含量升高;Bax蛋白表达上调,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ro-Caspase-3、Pro-Caspase-9表达减弱,而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增强,呈浓度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丹皮酚可抑制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进而阻滞LoVo细胞周期、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实验二丹皮酚通过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抑制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降低细胞侵袭能力目的:观察丹皮酚对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丹皮酚降低LoVo细胞侵袭能力是否与其下调COX-2表达及PGE2合成有关。方法:不同浓度丹皮酚处理LoVo细胞24 h后,采用Transwell进行细胞侵袭试验;划痕试验进行细胞迁移试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膜E-cadheri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MMP-9、NF-κB通路蛋白、EMT标志物、ERK/MAPK通路蛋白和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Transwell法检测PMA对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丹皮酚对PMA诱导LoVo细胞侵袭能力增加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PMA对LoVo细胞COX-2表达及丹皮酚对PMA诱导LoVo细胞COX-2表达增加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塞来昔布、COX-2 siRNA转染及NF-κB通路阻滞剂PDTC对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塞来昔布对E-cadherin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 siRNA转染对LoVo细胞MMP-9、E-cadherin、ERK/MAPK通路蛋白和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丹皮酚可抑制LoVo细胞侵袭和迁移,并降低COX-2、MMP-9表达和PGE2合成,且可抑制PMA诱导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加;丹皮酚可上调E-cadherin表达并下调Vimentin、Fibronectin表达;丹皮酚处理后,LoVo细胞核内NF-KB/p65表达降低,胞浆IκBa表达升高,同时胞浆IKKa表达降低;细胞总的ERK水平无明显改变,而ERK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总的Akt表达量没有变化,而p-Akt表达减少,同时,Akt下游效应蛋白p-GSK-3β表达也减少。塞来昔布、COX-2 siRNA转染及NF-κB通路阻滞剂PDTC均可降低LoVo细胞侵袭能力;COX-2 siRNA转染后可上调E-cadherin表达,并下调p-ERK、p-Akt及p-GSK-3β表达。结论:丹皮酚可降低LoVo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表达及PGE2合成阻滞ERK/MAPK通路蛋白和PIK/Akt通路,进而抑制EMT,最终降低细胞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这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想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就必须从内部资产管理入手,而在国有企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其管理水平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都不是特别完善。为此,文章主要对国有企业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艾滋病高流行县≥5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该人群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抽取四川省某县20个乡镇中≥50岁的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中老年艾HIV/AIDS病人抑郁、焦虑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抽取498例HIV/AIDS病人
背景和目的:多种原因(如:创伤、肿瘤、手术及先天因素等)可导致膀胱缺失,临床上尤其以膀胱肿瘤最为常见。对于肌层浸润性或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肠道进行尿流改道常导致很多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肠梗阻、分泌粘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同时,牺牲一个器官来重建另一个器官已经不符合科学的发展。组织工
茉莉酸(JA)信号应答反应受到磷酸化修饰作用的调节,调控其应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MYC2也被证明受到磷酸化修饰的调节。但是,目前关于参与JA信号调控的激酶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可以磷酸化修饰MYC2的激酶也还未被鉴定。我们鉴定了Casein Kinase Ⅱ (CK2)作为MYC2的直接上游,可以磷酸化MYC2并调控其对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进而影响JA信号应答反应的激活。同时,我们鉴定了CK2α亚
通过对肥胖症的实验研究[1],发现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类似细胞因子样的蛋白类激素-瘦素(leptin),其进入下丘脑与其特异性靶向受体(ob-R)相互作用发生结合进而调控摄食信号与脂肪代谢,从而调控机体的能量平衡。目前,有实验研究发现[2-4],瘦素表达广泛分布在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参与调控内分泌、免疫、造血及消化等多个系统,因而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激素。另外,瘦素及其瘦素受体可
研究背景与目的: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位于肾小球基底膜的外侧,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功能起重要作用,还能合成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细胞外基质,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同时足细胞也受到肾小球鲍曼囊多种化学信号的刺激。当肾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时,足细胞是肾小球最易受到损伤的细胞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效应分子,也是导致肾脏病进展和足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课题组
研究背景实体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的5年存活率已得到显著改善,肝脏移植的远期疗效也取得长足进步。但现行的免疫抑制剂仍存在众多副作用,包括促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诱发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阻碍了受者、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而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后最理想的一种存在方式。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后可以减少抗排斥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ATP:L-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属于磷酸原激酶家族,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细胞中,是脊椎动物细胞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的同源蛋白。AK通过催化ATP和精氨酸之间磷酸基团可逆转移,生成磷酸精氨酸和Mg2+ADP两种产物来平衡细胞内ATP含量。研究表明,CK有氧化型CK和还原型CK两种存在形式,其可逆氧化
水稻是世界大多数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重要意义。褐飞虱是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口针刺穿水稻组织吸食初皮部营养物质而对水稻植株造成危害。在大田生产中,褐飞風持续取食会消耗光合作用产物从而阻碍水稻生长,引起植株蒌蔫,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现象被称为"飞風火烧”。种植抗性水稻来防御害虫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举措。深入研究和理解水稻的抗性机制对通过分
第一部分构建乳腺癌MDA-MB-435s放射抵抗株模型目的:研究端粒结合蛋白PTOP和TRF1(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1)在乳腺癌细胞中对放射抗拒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以乳腺癌细胞为基础的放射抵抗株模型。通过筛选MCF-7,MDA-MB-231以及MDA-MB-435s细胞后,决定以MDA-MB-435s乳腺癌细胞为亲本细胞。拟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6MvX射线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