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后在mdx鼠体内的定向迁移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p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拟在体外培养SD大鼠MSCs,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入DMD模型mdx鼠,观察MSCs移植后向骨骼肌以及心肌的迁移及分化情况,并了解细胞移植后肌组织的病理学及膈肌功能学的改变情况;同时了解mdx鼠各个组织的MCP-1的表达以及rMSCs的MCP-1受体CCR-2的表达情况,最后进行体外的细胞迁移实验,了解mdx鼠肌组织在体外能否定向迁移rMSCs,阻断MCP-1后rMSCs的定向迁移是否受阻,以了解MCP-1是否是rMSCs的定向迁移因子。通过上述实验拟探讨rMSCs向mdx鼠病变肌组织定向迁移的机制,为MSCs移植最终应用于临床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60-80g)20只作为供体鼠。mdx鼠(8周)60只(雌性54只,雄性6只),分别进入细胞移植组、迁移因子检测组和空白对照组;正常C57鼠18只(8-20w,雌性15只,雄性3只)作正常对照。对8周龄mdx进行尾静脉MSCs移植,空白对照给予单纯培养基注射,分别于移植后4周、8周、12周取材;对移植后12周的mdx进行膈肌电生理检测;用8wmdx鼠及C57鼠进行MCP-1检测。细胞移植各组中死亡的mdx鼠退出试验,保持各组、各时间点动物为6只。 2实验方法 2.1r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应用L-DMEM培养SD大鼠骨髓干细胞,贴壁法分离、扩增及纯化rMSCs,并进行表面抗原鉴定,将形态一致的第5代(P5)rMSCs用于移植。 2.2CM-Dil标记MSCs 取生长良好的p5代细胞用0.25%胰酶消化,PBS重悬,调整细胞密度为1.0×106/ml,分别以终浓度为1uM、1.5uM和2uM的终浓度摸索最佳标记剂量。选取最佳浓度,观察荧光标记对该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体外荧光持续的情况。 2.3MSCs的移植 对8周龄的mdx鼠在移植前3天给予7.0Gy的亚致死量全身放疗,将CM-DiI标记的MSCs经尾静脉注入mdx鼠,移植细胞数量为1X107/只。空白对照给予无血清L-DMEM注射。 2.4MSCs移植后肌肉组织病理检测 分别取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及对照组鼠腓肠肌、膈肌、心肌的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在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每张切片X200倍随机取6个视野,计数核中心移位的肌纤维(CNF)数目,并计算其比例。 2.5MSCs移植后肌组织dystrophin表达测定 取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及对照组鼠的腓肠肌、膈肌、心肌进行冰冻切片做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并同时检测CM-DiI的荧光情况以确定dystrophin阳性肌纤维来源。 2.6MSCs移植后膈肌收缩力的检测 取移植后3个月的mdx鼠及同龄对照组小鼠的膈肌进行收缩力电生理检测,以了解细胞移植治疗后mdx小鼠膈肌的运动功能是否有所改善。 2.7mdx鼠腓肠肌、膈肌、心肌组织的MCP-1表达检测 取放疗与不放疗的8w龄mdx鼠各6只、C57鼠6只,分别取其腓肠肌、膈肌、心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作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检测,了解MCP-1的表达情况。 2.8MSCs的CCR-2表达的检测 取培养至P5、P6、P7代的MSCs进行CCR-2的流式细胞、Westernblot检测,了解CCR-2的表达情况。 2.9细胞迁移实验 研究对象主要为P5代MSCs,取放疗与不放疗的8w龄mdx鼠、C57鼠的腓肠肌、膈肌、心肌匀浆液进行MSCs的迁移实验,使用目前国际普遍应用的Transwell培养板,另设MCP-1抗体阻断组、CM-DiI标记组以及P7代MSCs组。 结果 1MSCs的形态学、生长特点、表面标记物的检测 1.1MSCs的形态学与生长特点 以差速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贴壁细胞多呈梭形或成纤维状,间有宽大扁平的不规则形、三角形或多角形,体积明显比悬浮细胞大,细胞核多呈卵圆形,位于胞质中央,悬浮细胞一般经3-4次换液后可去除。经3次传代后的MSCs趋于纯化,多数呈均一典型的“纺锤状”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细胞间排列呈“旋涡状”、“辐射状”或“栅栏状”,周边出现无细胞生长区。一般应用P5代细胞作后续试验。 1.2MSCs的表面标记物的检测 经流式细胞检测,MSCs表面CD11b(髓系淋巴细胞表面抗原Mac1)和CD45(泛白细胞标志抗原)检测阴性,而CD29(整合素家族类抗原标志分子VLAβ)和CD44(黏附分子家族类抗原标志分子HCAM)表达阳性。 2CM-Dil体外标记MSCs以CM-DiI不同浓度标记发现CM-DiI浓度为2uM时标记率>98%,与1uM/L、1.5uM/L有显著差异(P<0.05)。以2uM浓度标记的细胞其生长特点较未标记细胞无异,体外连续传代3次后仍可保持荧光。 3MSCs移植后mdx鼠的肌肉组织病理检测 正mdx鼠心肌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形态学均同C57鼠无显著差异,细胞排列紧密,未见炎性浸润等异常。 4MSCs移植后mdx鼠的dystrophin表达变化 4.1腓肠肌的dystrophin检测 4.1.1腓肠肌的dystrophin免疫荧光 4.1.2腓肠肌dystrophin的RT-PCR与Westernblot 4.2膈肌dystrophin的检测 4.2.1膈肌dystrophin的免疫荧光 4.2.2膈肌dystrophin的RT-PCR与Westernblot 4.3心肌dystrophin的检测 4.3.1心肌dystrophin的免疫荧光 4.3.2心肌dystrophin的RT-PCR与Westernblot 5MSCs移植后mdx鼠膈肌收缩力的改变 经检测后发现,C57鼠膈肌收缩力最大,为182.4±4.32KN/m2,与mdx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2周mdx鼠与未治疗mdx鼠相比膈肌收缩力有所升高,分别为129.2±3.65KN/m2和107.7±3.45KN/m2,差异有显著性(P<0.05)。 6mdx鼠腓肠肌、膈肌、心肌的MCP-1的表达变化 6.1MCP-1的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57鼠腓肠肌、膈肌与心肌均未见MCP-1表达,而放疗后3天与未放疗mdx鼠的上述三种组织均呈现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位于肌细胞间隙以及结缔组织。 6.2MCP-1的Westernblot检测 C57鼠腓肠肌、膈肌与心肌只有微量的MCP-1蛋白表达,mdx鼠的腓肠肌与膈肌的该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57鼠与心肌(<0.01),其心肌表达水平与C57鼠无显著差异。放疗后mdx鼠的三种组织中该蛋白水平较未放疗mdx鼠无显著性差异。 7MSCs的CCR-2表达变化 流式细胞检查结果显示,P5代rMSCsCCR-2的表达率为51±3.6%,P6代为35±3.0%,而P7代为21±2.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结果显示P5、P6、P7代的rMSCs的CCR-2蛋白表达水平递减。 8细胞迁移实验 结论 1经CM-DiI标记的MSCs静脉移植mdx鼠后,其腓肠肌、膈肌有供体来源的dystrophin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膈肌的运动功能也得到改善;而移植后心肌内未见dystrophin表达;提示rMSCs移植体内后可能定向迁移到病变严重的组织。 2mdx鼠腓肠肌与膈肌有MCP-1的高水平表达,而心肌表达与正常C57鼠无异。 3rMSCs表达MCP-1受体CCR-2,但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CCR-2表达逐渐减少。 4体外实验证实mdx鼠的腓肠肌与膈肌对rMSCs的趋化作用显著高于心肌;MCP-1抗体可部分阻断MCP-1的趋化作用。 5MCP-1很可能是mdx鼠病变肌组织定向吸引外源性rMSCs的趋化因子。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体系不规范、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课程群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程序设计思想与专业思维方式培养作为依托,利用基于课程群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以期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水平。  关键词:软件工程 课程群 实践训练  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软件开发的工程型知识、方法与基本技能,突出对
摘要: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也对项目式教学课堂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把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式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本文就翻转课堂如何运用在网络课程项目式教学中的做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交流与促进。  关键词:翻转课堂 项目教学法 网络课程  
摘要: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动性,文章通过多种途径探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旨在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发展途径 学校管理  校园体育文化是近年来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发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从心理学视角,建立“双赢”的课堂规则,满足师生被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巧妙应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主动倾听、真诚表达“我信息”的心理咨询技术,有效解决诸多纪律问题,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管理 心理学  信息技术教师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生眼中信息技术课是幸福时光,是游戏课,在言行上无自我约束力,任课教师面临诸多纪律问题的挑战,例
摘要:政治课程教学是培育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学科,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要求广大教师紧贴时代和形势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呢?这或许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经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此,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这一话题展开
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最近发展的一种封闭基因表达的有效方法,其通过将双链RNA(doublestrandRNA,dsRNA)导入细胞中,在Dicer酶的作用下产生有活性的小干扰RNA(smallint
在高中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板书起着重要作用,板书是政治教学中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设计是一种艺术,更是教学艺术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坚持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审美化,采用艺术手法,使教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得以突出。因此,如何设计好板书,浇灌好学生心田,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涌现,使大家认为板书退出了教学的大舞台,其实不尽然,现在政治教学中不仅没有使板书退出教
摘要:为了帮助初中政治达到新课程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程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初中政治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学科的特性,给初中政治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熟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它的优势全部体现出来,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政治 多媒体技术 教学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教学手段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