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东北地区试点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收入最多的一种税,在整个国家税收收入甚至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均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1994年税制改革,基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在增值税的类型问题上,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这一类型的增值税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抑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生产型增值税在运行的十几年间存在许多的问题,包括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产生了税负不公,不利于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等,已越来越不适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同时为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中央决定在东北优先推行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改革。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绩效所产生的影响。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增值税转型的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详细介绍了有关增值税转型和企业绩效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规范研究,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于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我国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上市公司绩效的优化;并通过实证来检验,本文选取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东北三省8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绩效,设计了一个指标代表增值税转型政策,即:本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总额×增值税税率/本年固定资产总额,并设计一系列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得出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政策与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增值税转型会带来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带来企业绩效的优化。   综上所述,企业增值税转型以后绩效确实有所改观,但是仍有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对此提出了改善的建议。笔者希望此文能在全国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有所裨益,并能有助于增值税转型工作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主导教学理念,不同的学科在核心素养内容方面是不同的,广大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探究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然后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渗透和培养,努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使课堂教学呈现新的形态。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在开展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高耗能产业快速扩张,带动石油化工领域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在石油化工行业和工程建设市场发展形势大好的背景
在新世纪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会计信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退休后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自1991年企业年金在我国起步以来,至今共经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其中投入的资金不充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