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身体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千年男权社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将对身体的否定和歧视几乎完全投射到女性领域,女性主义要想为女性身体正名,势必要从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入手,冲破固定不变的、男性化的主体概念,建构自己的身体学说;而从整个身体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来看,女性主义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女性主义为方法论对身体与技术、消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关系的重新审视为身体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视角,更好的揭示了身体的差异性及其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极大的丰富了身体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数字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赛博空间的诞生,它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为窗口,以网络信息和虚拟技术为基础,以新传媒和符号传播为媒介,这一全新的空间形式实现了身体与技术的交融交互,将身体活动的中心逐渐从传统空间吸引至赛博空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身体新问题如身体主体生存状况的新变,新空间中技术加持下的主体性重建和身体界限模糊,以及因之而来的身体审美经验、身体消费的转变,新的身体伦理挑战逐渐成为当代科技和人文科学领域中新的理论与实践焦点。与赛博空间共存,被赛博技术全方位包裹正是身体目前最真实的处境,那么,这种与赛博空间共存的身体处境对女性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一篇身体理论与身体现象和实践相结合的论文,本文将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和方法论,采用文献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身体与技术,身体与消费和身体伦理三个角度对赛博空间出现以后的身体,特别是女性身体的变化和身体问题进行整体性梳理和客观总结,以期能够较为清晰的勾勒出赛博空间中女性的身体图景,并在把握赛博空间本质的基础上,客观认识其给女性身体带来的权利和问题。引言:综观身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回顾女性主义身体研究的老问题,提出女性在赛博空间中面临的身体新问题,概述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身体的旅行:从物理空间到赛博空间。本章是对于赛博空间概念的引入,是为拙作一砖一瓦逐步积奠垒砌的地基,包括对于空间问题历史的梳理与回顾,对赛博空间的界定,对身体空间、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三者关系的诠释等。可以认定赛博空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资本空间、城市空间等多种后现代空间样态,是一种主体心灵空间与数字虚拟技术控制的双向叠加而形成的“超空间”,它具有真实体验性、虚拟现实性、交流相互性、开放自由性、碎片零散性和结构场域性等特征。它是乌托邦和异托邦的合体,现实与非现实的杂糅,控制论与自由的对抗,因而带给女性身体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解放与异化,促发女性主义对新空间中身体新问题的思考。第二章技术维度的女性身体。主要探讨赛博空间中的虚拟技术等赋予身体的新特点和引发的新问题,首先从技术史的角度回溯身体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技术经历分离,交融直至发展到今日赛博空间中的交互,是一个技术逐步由外向内并内化于身体的过程,其发展趋势必然是身体和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然后引入赛博女性主义对技术的利用和批判,基于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身体形象提出赛博空间中的主体就是赛博格身体,在赛博时代“人人都是赛博格”——人与电子机械的杂合体,进一步探讨在赛博空间中赛博格身体主体的内涵及外延,从女性主义视角诠释赛博格身体主体观念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及局限性,然后聚焦赛博格身体主体在数字虚拟技术下的两种发展方向——离身性和具身性,提出具身性和离身性并不是对立、互不包容的,相反,两者恰恰是打通身体内部认知和外部交互的通路,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技术时代离身性的女性主义身体理论与实践困境必须通过重回具身性而加以解决。接下来通过对女性主义科幻讨论女性主义者对赛博时代的身体想象,女性主义的身体想象和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为满足女性对自我身体想象而进行的身体改造实践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因而女性主义既要看到技术对身体的解放作用,亦要清醒的认识到其与男权社会的共谋。技术化的赛博空间可能会加剧技术性别暴力的深度和广度;虚拟现实赋予身体的离身性可能会致使和女性身体紧密相连的独特体验缺失;男性的凝视在技术传播中并没有被挑战,远离“身体之重”后的女性可能会走向一种极端的性别固化,在大数据无所不在的偏好性推送和网络虚假信息的狂轰乱炸中,女性的选择自由可能沦为一纸空谈,面临“无选择的选择”。第三章符号维度的女性身体。紧承上章,本章节将着重从消费的角度看赛博空间中的身体新特点和新问题,主要阐述在新消费主义语境和赛博空间互为因果的作用下,女性身体的符号化。在虚拟时代,传统消费主义市场逻辑正在发生转向,身体想象的媒介消费逻辑开始逐渐操纵市场,而赛博空间正在成为连接身体想象与新消费主义的纽带。赛博空间中的“拟象”和“仿真”技术一方面使沉浸其中的身体完成关于自身的想象,追求新消费主义所倡导的个性化的乐活方式,获得短暂、有限的自由,另一方面则更加彰显出身体的符号意义,使其在虚拟现实的新消费主义狂欢下沦为“等价物”。女性从消费社会到赛博空间,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下身体不断被解构重组,进一步成为公共化、碎片化、审美化和想象性的身体,身体作为性和欲望的符码被无限放大,看与被看、自由与束缚、真实与超真实,女性身体主体在与赛博空间、消费主义的交互被动性中走向表面化和媚俗化,催发身体伦理的新思考。第四章道德的身体。本章主要是对上述章节所提出的身体问题的分类梳理总结和回应,首先梳理文献,阐述技术和女性主义对传统伦理学的突破和对身体伦理学的确立,其次从身体伦理学和女性主义出发指出上述章节中提出的具体身体问题或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份认同及自我异化问题,包括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份/自我认同危机和自我异化;另一类是身体的个人性和公共性问题,包含身体的在场/缺席,隐私曝光,身体的跨域展示及身体的色情化,继而从虚拟与现实,自由与责任,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辩证平衡中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结语:“在路上”的技术、赛博格身体与伦理。该部分为全文的综合性评述,指出身体技术的不断推进变化直接导致身体及其伦理在路上,要想正确全面的理解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就要把握身体与空间关系,超越身心二元,清醒认识技术给予的有限自由和解放,相应的身体伦理研究也必须要跟上技术与身体的变化发展。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奠基石。其中,义务教育更是一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下促进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至本世纪初,政府逐渐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对的,公众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转化为“公平而有质量”的优质教育
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比农村或者郊区的温度高的现象被定义为地表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s,UHIs),是由城市化引起的最重要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城市群作为新的城市形态,具有空间组织结构紧密、经济联系密切等特征。如何理解城市群发展模式下热岛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了解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热岛差异,厘清热岛强度的影响机制随空间尺度发生变化的规律性是城市群热岛研究的
人口和家庭是住房需求的主体,基于人口和家庭的现状、特点和变动趋势把握住房需求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婚姻去制度化的人口和家庭变动视角出发,分析住房需求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探讨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住房需求影响的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并基于复杂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论文首先基于住房需求的表现方式,识别了
晋南方言指山西西南部的方言,主要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所辖各县市的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晋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永和、隰县、汾西、大宁、蒲县、安泽除外)。晋南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与关中方言的中间区域,因而词汇具有晋语和中原官话交汇区域的过渡性、渐变性特征。本文以晋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共时描写、统计分析、历时比较、文献考证、地理语言学等方法对晋南方
季碳特别是连续非环季碳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其高效构建面临巨大合成挑战,高能垒过渡态和立体选择性控制是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金属卡宾与亲核试剂形成两组分的活泼中间体的相对能量更高,能量匹配度更高,有望克服反应过程总高能垒的问题促进新转化的发生;采用亲电试剂捕捉活泼叶立德或离子对中间体,则有实现一锅法构建手性季碳的可能。本文通过开发设计系列新
自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不断致力于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以解决国有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入纵深发展时期。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作了具体描述,也为微观层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清晰思路,即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逐步调整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而办好特殊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殊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选择适合的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不仅会提高工作的效益,还会降低工作中的管理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研究的问题来自特殊教育实践一线,希望通过研究能为一线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目的: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人格结构,主要有四方面:(1)构建中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理论模
面对当今充满不确定性和极端模糊的外界环境条件,组织对人与人之间的高效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高质量的人际信任,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人际信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质量的信任建构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信任内在演化的一项积极结果。一般来说,信任演化包括信任建立、信任破裂和信任修复三个阶段,然而现有关于组织中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任演化中某一具体阶段,缺乏对各阶段的动态发展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整
作为高管薪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权激励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高管薪酬总额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也被认为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上市公司亟需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自2005年末证监会首次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到201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期权激励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绿色消费需要人们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成本,其收益也是长期的和潜在的,这使得人们较难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绿色消费行为。目前,许多酒店企业采取一些措施来说服顾客实施绿色消费,但酒店的这些尝试能不能有效激发顾客酒店绿色消费意愿,始终是酒店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酒店绿色消费具有亲社会和利他性,且这种行为难以获得当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