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园林植物作为园林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空间中极富变化的动景,它与山、水和建筑这些造园元素相比,是唯一有生命的,因此在创造外部空间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植物本身就是三维的、实体的,是很好的进行空间造型的材料,在具体空间构造中起到划分景区、点缀景观、丰富景观空间层次的作用。本研究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及作者的实践,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外部空间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论述。为了更容易理解植物造景空间论的方方面面,本论文首先对相关概念作了简要界定,以明确该论文所研究的范畴及方向;然后介绍了植物造景及植物造景外部空间论的发展概况,提出植物造景空间论的重要性及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空间特性由创造空间的元素的特性决定,植物空间特性主要是由植物特性,如植物大小、树形、叶形、色彩、质感等方面来体现。熟练运用植物这些特性,结合“立面配置法”,可进行基本的植物造景,成为植物造景空间营造的基础。本文对植物空间营造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植物空间的分类、植物的空间构成及植物营造的空间效果。空间分类有很多种,本文根据植物围合程度将空间分为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及开敞空间,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空间类型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植物的空间构成主要由设立、天覆、地载和围合组成,根据植物本身特性将其空间构成要素具体化,阐述如何利用不同的植物语言特性创造丰富的空间环境。植物空间效果是对植物空间论中各创造要素间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景观做出来的综合评价,通过点(块)、线、面的方式对这些空间效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部分内容结合大量的国内外典型案例点评及相关示意图,图文并茂地分析研究,为实践中的植物造景的空间营造提供翔实及坚实的理论保证和基础。最后,就作者所做三个实际案例(广东潮州西湖体育休闲区规划、河南新飞专用汽车产业园厂前区规划、河南省女子监狱规矩广场设计)进行景观结构、植物造景及植物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实践来印证理论,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创造出更好的植物景观。本文可以作为植物景观外部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参考和基本理论资料,也可以作为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和创造现代多功能植物空间的学术交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