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验证白虎摇头针法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临床中风失语的治疗做出指导,增加临床治疗手段,提高疗效,并为疾病的临床取穴提供依据。最初是从古代文献《金针赋》中发现的白虎摇头针法,属于古典飞经走气针法。徐凤在《金针赋》中记载:“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方法:收集中风失语病例82例,这些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和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将符合中医临床诊断及西医临床诊断的患者收录,按病历号排好然后打乱随机平分两组,治疗组脱9例,对照组脱落8例,在受试期间两组患者必须同时接受等量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选穴(百会,哑门,风府,金津玉液,廉泉,内关,通里,极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悬钟),常规消毒后均选用贵州安迪药械生产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嘱咐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安迪牌毫针,根据机体胖瘦及相应腧穴选择合适的针刺深度。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一次,行针2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6天休息一天为一个疗程,需坚持治疗5个疗程。 对照组进行规范的语言康复训练,选定Schuell(舒尔氏)刺激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采取“一对一”的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应按照医生嘱托,按时吃饭,按时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起居要规律,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完毕,对照评分表测试患者各项言语功能得分的情况,与治疗之前的得分做对比。 结果:在治疗前首先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有无可比性,结果无显著差异。经过五个疗程以后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语言评分包括谈话、复述、命名、理解等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FCP得分、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理解得分也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结果比对照组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是一种可行性高,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与单纯的语言功能训练相比,提高了患者的口语表达各项指标的得分,值得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