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YNQ的分布式光交换系统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需要不断提高集中处理大批量业务的能力,网络在架构以及实现方法上需要做出更新和优化来提高自身的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和传输延迟。本文介绍了基于ZYNQ(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 C,Zynq-7000全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平台的分布式光交换系统,开展了从上位机到嵌入式设备的完整开发。整个系统采用可拓展的分布式光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全光交换,再结合25G可调谐光模块和循环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应用基于秒级或者数百毫秒级的业务交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基于可调谐光模块和循环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的一套完整的分布式光交换系统,开局时可自动感知全局波长状态,进行智能波长配置,根据节点流量需求自动捆绑波长传输,且每个端口可反馈未连接信息(断纤或插拔模块)。系统可以多节点互联,每个节点有16个网络端口且可扩展为32端口实现最高800G高速业务收发,结合调顶业务实现节点间互联构建反射通路,实现灵活拓展和波长重构的网络架构。(2)相比于传统交换机利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单片微型计算机)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外部互联的实现方式,本系统采用ZYNQ作为主控,以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为核心,FPGA可编程逻辑为外设,充分利用全可编程So 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的特性,实现软硬件之间的协同工作。交换机采用并行数据处理,整体交换性能提高16倍做到1ms内的任务交换且PL(Programmable Logic,可编程逻辑)与PS(Processing System,处理系统)端数据交换带宽最高可达Gbit/s,远高于外部采用PCIE(Per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周边元件高速互联)总线互联的数据带宽。(3)设计了包含系统板级硬件电路和利用Verilog 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封装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可实现电源、网口、DDR内存(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流)、25G高速信号、控制系统外围配置等板级电路的设计和曼彻斯特解码、中断控制逻辑和系统同步触发控制等功能IP设计。进行了基于Free RTOS(Free 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免费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采用C语言向上通过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完成与顶层应用程序的命令帧数据交互,向下通过内部AXI(Advanced e Xtensible Interface,高级可拓展接口)总线完成与逻辑端的调顶信号数据交互,完成了嵌入式交换设备的样机开发。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生产企业对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工控行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被不断被压缩,为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保证盈利,工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能力。本文以S公司为例,研究企业所存在着项目整体成本管理责任不清,管理过程失控等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访谈、焦点小组会议、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总结出S公司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适应现有业务,造成管理脱节和责任不清;项目成本
电梯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是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主流的电梯曳引机板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失效分析法研制了一种新型板式制动器(型号为MEKB-U),从优化设计、生产制造和在线监测等三个方面提升电梯的安全性。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了制动器的分类并分析了电梯曳引机制动器失效防治和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近些年来,气候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变得愈发重要。作为新能源的一个代表,太阳能在我国受到了高度关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无人机凭借其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在巡检领域中有着深入的应用。在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逐步取代了人工巡检成为了主流的巡检方式。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机光伏巡检的深入应用,对于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无人机光伏巡检路径规划的精细化要求,在区域划分、无人机路径规划和车机
近年来,深度学习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步发展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模型复杂性带来的问题是模型的缺乏可解释性,即模型是“黑盒”的,这极大地困扰着开发者、用户和监管者。可视分析是一门以可视交互界面为基础的分析推理科学,近年来在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深度学习计算图的可视化是可视分析与深度学习的结合的重要技术,支持用户直观地探索模型整体结构和调试模型系统。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
在传统的高斯照明的光切片显微镜中,高斯光束穿透样品的能力有限,在面对吸收以及散射能力比较强的样品时难以实现均匀的照明;此外高斯光束轴向分辨率与照明视场间的相互限制,难以同时实现大视场照明以及高的轴向分辨率。本文提出使用贝塞尔光束代替高斯光束作为照明光束,利用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特性以及自愈性,提升有效的照明视场范围以及照明的均匀性;并提出了将贝塞尔光束的扫描与相机逐行曝光配合的线共焦探测模式,抑制贝
为了解决传统加工制造的液压流道压损大且优化空间受限的问题,本课题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简称SLM)结合流体拓扑优化方法对液压流道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流速方向发生改变和流域截面变化引起较大局部压力损失的液压流道,以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液压流道的三维流域进行拓扑优化,探究了流域结构对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LM技术对流体拓扑优化后
近年来,水源水微污染现象严重,消毒产生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比常规污染物毒性更高,逐渐在水厂中被检出,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滤池对N-DBPs的源头控制是控制饮用水中N-DBPs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炭砂生物滤池在控制N-DBPs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探究炭砂生物滤池控制N-DBPs生成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双点进水炭砂生物滤池进行实验探究,单点进水炭砂生物滤池及石英砂生
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是表征目标隐身性能的关键物理量。在实际RCS测试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目标的实测结果和真实结果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不确定度分析成为RCS测试的关键组成部分,代表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置信度,具备较大的应用和研究价值。由于利用分级溯源的RCS不确定度分析方法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以及承担高额的成本,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
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移动智慧物联网的基础,连通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在工业生产控制,生物智能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智能物联的进一步发展,ADC需要更高的精度,也需要更低的功耗。Σ-ΔADC中过采样和噪声整形技术的应用使模拟器件失配的影响降低,提高精度,同时离散化的处理大幅降低模拟功耗,而Σ-ΔADC的关键在于调制器设计。针对上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废水中存在的难降解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绿色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应对当前的污染问题。研究发现高级氧化过程可通过提高生物降解性和降低毒性有效降解难降解污染物。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非金属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特性、高稳定性、易于合成等特征而备受关注。但是纯氮化碳也存在结构缺陷,如载流子易复合、比表面积小和内阻大等,因此,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