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分工视角下的非遗保护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的产物,蕴涵着中华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重要评价标准的当下,对非遗保护方法进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竹编不仅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手工技艺,也是典型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性精髓。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转变,竹编面临着产品销售能力下降、传承人缺乏等具有非遗代表性的困境,是非遗保护研究的好案例。竹编作为一种手工技艺,符合手工艺发展的规律,笔者根据对手工艺生产形态的研究,从劳动分工这个切入点展开此次竹编保护研究课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本论文首先对竹编文化进行了概述,对竹编行业的现状与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而后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竹编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运用劳动分工理论寻找提升竹编制作效益的方法,围绕如何保护非遗竹编展开讨论。首先,对竹编文化与竹编行业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竹编艺人、竹编企业、竹编工作室以及政府对竹编行业的扶持等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而后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竹编行业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评分以及复杂网络图的分析总结出竹编行业面临的现状与困境,从而为分工视角下的竹编保护奠定基础。其次,结合竹编制作流程的调研与劳动分工理论,对竹编制作中的各技艺步骤进行初步分工,而后对竹编产业进行劳动分工研究,并根据竹编产业链要素等因素对各分工环节进行可行性分析,再结合分工前后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图变化及分工后竹编原真性情况对竹编产业分工方案进行评估,得出较优策略。最后,提出手工艺分工视角下的竹编保护策略。从竹编保护、竹编发展、竹编文化传播三个大类展开,主要通过提高竹编产业效益、培养创新型传承人、促进竹乡经济发展及拓宽竹编产品销售渠道与竹编文化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个较为整体的竹编保护策略。从人文、技术、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绿色发展等角度活化竹编产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广场需要科学进行规划设计,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广场的功能,丰富城市群众的业余生活。简述城市广场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如何进行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提出城市广场规划
近年来,许多养禽(主要是养鸡)企业由于侧重于家禽病毒性疾病的预防,而对细菌性传染病的防制有所忽视,导致家禽多种细菌性传染病抬头,在某些国家的一些养禽场呈现日趋加剧的态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果实色泽鲜红诱人,并含有多种营养与功能成分。本文以大金星山楂品种为原料,分析了前处理对山楂制汁品质的影响,优化了山楂果酒发酵的技术工艺条件,并进一步考察了山楂果酒在陈酿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对山楂汁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料水比为山楂/水=1∶3.5是最适宜的山楂制汁比例,在制汁过程中进行100℃/20min的热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文化的创新、发展问题也更进一步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可能局限在学术界,从中央政府到各个
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籽不仅是很好的油源,而且也是很好的蛋白质资源,每年棉籽饼粕生产量60万吨左右.如果能用于饲料工业,可替代30万吨鱼粉.但因棉籽
1温棚的构建1.1选址温棚应选址在地势高燥,通风朝阳,有丰富水源,远离交通干道、无污染的地方.
会议
阐述两化融合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分析我国两化融合现状及问题,介绍两化融合路径及目标指向。结合两化融合应用案例,指出两化融合是新工业体系总体发展的大路径,需要长期深入
改革开放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展,但随之而来的大量城镇生活垃圾则制约了城市发展、影响城市风貌。为寻求更舒适、更环保的生活,借助目前日益发展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