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综述了海洋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阵列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CV电聚合法在常规尺寸金电极表面分别修饰聚吡咯(PPy)和聚硫堇(PTh),基于Au/PPy和Au/PTh构建了两种冈田酸(OA)免疫传感器,实现对OA的定量检测。采用模板法,经化学沉积-电沉积制备三维金纳米阵列电极(3DGNEEs),对其进行电化学和形貌表征,并以3DGNEEs/PTh为基底,构建了一种高灵敏度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海洋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阵列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CV电聚合法在常规尺寸金电极表面分别修饰聚吡咯(PPy)和聚硫堇(PTh),基于Au/PPy和Au/PTh构建了两种冈田酸(OA)免疫传感器,实现对OA的定量检测。采用模板法,经化学沉积-电沉积制备三维金纳米阵列电极(3DGNEEs),对其进行电化学和形貌表征,并以3DGNEEs/PTh为基底,构建了一种高灵敏度OA免疫传感器,实现对OA的定量检测。在金电极上电聚合修饰PPy,基于Au/PPy制备OA免疫传感器。优化免疫传感器组装过程中的PPy电聚合参数,戊二醛交联、抗体固定、BSA封闭等步骤实验参数,以及免疫反应时间等参数。用Au/PPy/GA/anti-OA/BSA免疫传感器以方波伏安法(SWV)对OA浓度进行检测,线性工作区间为1×10-101×10-7 g/mL,检测限为2.69×10-11 g/mL(S/N=3)。在金电极上电聚合修饰PTh,基于Au/PTh构建OA免疫传感器,对OA浓度进行检测。优化免疫传感器组装过程中的PTh电聚合参数,戊二醛交联、抗体固定、BSA封闭等步骤实验参数,免疫反应时间,测试体系等参数。以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检测OA浓度时,建立合适的等效电路对阻抗谱进行拟合,工作区间为1×10-91×10-7 g/mL,检测限为3.41×10-10 g/mL(S/N=3)。以方波伏安法(SWV)检测OA浓度时,工作区间为1×10-101×10-7 g/mL,检测限为1.81×10-11 g/mL(S/N=3)。以聚碳酸酯滤膜为模板,经化学沉积-电沉积制备3DGNEEs,对电沉积实验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EDX)对电极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分别采用氧化还原电量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法计算电极的活性面积。基于3DGNEEs/PTh构建OA免疫传感器。以EIS法进行检测时,线性工作区间为5×10-121×10-9 g/mL,检测限为2.65×10-12 g/mL(S/N=3)。以SWV法进行检测时,线性工作区间为1×10-121×10-7 g/mL,检测限为3.20×10-15 g/mL(S/N=3)。相比基于常规尺寸金电极构建的OA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更低的检测限和更宽的工作区间。用该免疫传感器检测扇贝样品中的OA浓度,得OA检测的平均回收率为110.5%。
其他文献
光活化聚合技术指的是在光照条件下引发剂活化成自由基引发烯类单体分子聚合形成固体产物的方法,与传统的热引发聚合技术比较,拥有反应速度快、节能等优点,属于环境友好的绿色聚合技术。光活化RAFT聚合充分结合了光活化技术和RAFT聚合的优点,能够快速地制备出拥有良好性能的印迹聚合物。尽管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光活化制备的MIP性能优越,但关于光活化与热引发对MIP性能影响尚无报道。故本课题以2,4-二氯苯
[目的]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乳房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治疗相当棘手。闪针综合治疗仪为专业乳腺疾病治疗仪,本研究用该治疗仪
随着电磁脉冲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面临的电磁脉冲威胁越来越严重。能量选择表面是在频率选择表面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无源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结构,它可以透过低能量的电磁信号、隔离高功率微波,实现对高功率微波的自适应限幅防护,有效的解决射频电磁信号的接收与高功率微波防护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本文基于能量选择表面的防护原理,分析了能量选择表面的设计要素以及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设计了带阻型与带通型两种类型的能量选
容错技术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另一方面显著增加了系统结构复杂性,导致其发生故障时存在认知不确定性和故障相关性等特性,给系统故
本文所研究的尾坐式旋翼飞行器是一种新型的舰载飞行器,具有直升机模式、过渡模式和飞机模式三种飞行模式,同时可以在三者之间进行模式转换,因此研究其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尾坐式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力学问题、控制律、以及着舰航迹规划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直升机模式、飞机模式与过渡模式的飞行区间。对于过渡模式提出了两种过
随着高速铁路在季冻区的大范围修建,路基冻胀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路基冻胀会导致无砟轨道产生不平顺及层间离缝,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及结构服役性能,是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冬季限速的关键因素。既有研究中,针对路基冻胀机理和控制措施等研究较多,对路基冻胀下无砟轨道力学行为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开展路基冻胀引起的一系列与无砟轨道平顺性、车辆动力特性相关的研究至关重要,可为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设计和维
目的:探究钙调磷酸酶PPP3CB与转录因子TWIST1相互作用调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生发展,并阐述其机制。方法:基于课题组以往研究中质谱分析结果显示,PPP3CB在上皮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对腰椎活动度(ROM)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5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28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设计年限,并且那些未达到设计年限的也因为交通量和轴载的迅速增加出现断板、板边板角碎裂、错台、脱空等病害。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旧水泥混凝土修复技术是加铺沥青层,该措施可以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仍存在反射裂缝和车辙等病害。基于此,本文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室内试验验证两种技术手段研究沥青加铺层反射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弹性模量、耐热及耐蚀等优异性能,应用前景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Ti-Mo-Nb-A1-Si系钛合金为基体,名义成分近似于TB8钛合金,添加含量为0wt.%、0.5wt.%、1.0wt.%和1.5wt.%的碳纳米管(CNTs)作为增强体,分别采用冷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两种工艺制备了新型钛基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所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