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结合图像配准技术在主动脉扩张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通过对比增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是否能够将复杂的主动脉瘤(AA)和主动脉夹层(AD)的解剖结构再现为三维(3D)打印模型。[方法]对10名主动脉疾病患者的增强CT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生成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3D打印模型。分别测量模型成型的三个阶段中5个解剖标志处的管腔直径。三阶段图像为:原始对比增强CT图像、用于3D打印的标准镶嵌语言(STL)格式的计算机化模型、3D打印的物理模型的对比增强CT图像。对于主动脉夹层,另外测量降主动脉两点的真假腔直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热塑材料PLA运用FDM技术制成的3D打印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复杂主动脉病变的结构和病理解剖学细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在3D打印前后对比增强CT扫描的血管横径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1和1.3mm,标准差均为0.5mm。且对于AD模型,3D打印模型和原始CT图像之间真假腔内径平均横径的差异为0.7mmm。[结论]3D打印模型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解剖细节的再现有较高价值。但是血管直径存在较高的标准差,表明3D打印模型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尝试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应用于扩张性主动脉病变的随访研究,结合本课题第一部分,探讨将血管弹性配准图进行彩色3D打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ACS(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归档的2015年1月-2018年12月影像资料,检索经主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主动脉扩张(慢性主动脉瘤和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成年患者(>18岁)4例,且这些患者至少进行了 3次心电门控CTA检查。通过图像分割、格式转换后,对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TA图像进行弹性配准并获得主动脉壁空间变化的雅可比(J,jacobian)行列式,将得到的Jacobian行列式图像导入Matlab中提取图像编码信息,J取绝对值|J|,并获得形变率(|J|/年),最后将带有空间信息的|J|值进行颜色编码后与三维主动脉掩模进行融合。将行列式的值(|J|/年)以颜色渐变的伪彩映射到原始CTA图像上进行可视化,通过行列式值及颜色来分析并量化主动脉壁形状的三维改变,[结果]获得4例患者CTA的弹性配准空间雅克比图像。空间雅克比行列式的绝对值|J|表示主动脉壁各体素在坐标变换中的缩放水平,|J|=1表示没有发生体积变化,|J|>1表示膨胀,|J|<1的表示收缩。根据|J|(/年)大小不同对图像给予不同的颜色显示,|J|值越大颜色越深(红),|J|值越小颜色越浅(蓝)。[结论]通过前期病例显示,医学图像弹性配准技术可用于评估慢性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动脉壁的几何变化,能观察到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评价的主动脉壁的细微形变以及分布范围和规律。此外,可以通过彩色3D打印技术将血管弹性配准图实物化,更加直观地展示主动脉尺寸的改变。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卫星对目标的跟踪状况,本文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卫星天线伺服系统的分数阶模型,研究了模糊分数阶PID控制算法。针对卫星天线伺服系统的建模和控制算法
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相比,电解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107 W kg-1)、高循环寿命的优点,但能量密度低。为了提高电解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研究者通常采用构建纳米电容器结构、使用
现代工业应用大型液化天然气(简称LNG)储液罐越来越广泛,且由于各种社会条件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大多建在地震区,在地震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储罐破坏一旦发生则很可能会导致
本文借助滞后型测度泛函微分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等价于广义常微分方程的关系,结合广义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获得如下滞后型测度泛函微分方程y(t)=y(t0)+∫t0t f(ys,s)dg(s),
为了保障油气管道的流动安全通常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添加剂,如阻垢剂、缓蚀剂水合物抑制剂等。那么各添加剂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而减少添加剂的使用量?阻垢剂或缓蚀剂是否会影响水合物抑制剂的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显微操控法和晶体生长抑制法探究了阻垢剂或缓蚀剂对水合物生长、聚集和水合物抑制剂性能的影响,为油气管道中水合物的抑制及添加剂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论文应用显微操控法研究了接触力、接触时间、温
智能电网中高精度的用电数据为需求侧响应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用户隐私泄露的威胁。敌人获取用户的用电数据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得知电器的使用情况,从而推测出用户的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投入使用的地源热泵存在诸多问题,以重庆基岩地区为例:(1)重庆地区主要为岩石层,钻井费用高;(2)全年冷热负荷不平衡,长期运行系统性能降低;(3)制冷季时间较长,热泵系统按设计负荷运行,系统能耗增加。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重庆基岩地区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为实验平台,研究提高埋管换热器换热、降低初投资、减少系统能耗的措施。首
论文针对轴杆零件进行虚拟样机优化分析以及损伤识别研究,对轴杆零件的设计进行优化,增加轴杆零件的使用寿命,延长其可靠工作时间,预测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损伤。轴杆机构为内燃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分数阶Laplace算子特征值的通用型不等式及其上界估计.我们考虑分数阶Laplace算子(-Δ)s|Ω,它是一个限制在区域Ω上的拟微分算子,其中Ω(?)Rn是一个有界开
近年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以其具有波形质量高、损耗低、易于扩展等优势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