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波动原理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时程分析的研究多采用数值仿真技术,且对边坡动安全系数与坡角、坡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当坡角接近地震SV波临界角情况下边坡稳定问题更是研究的难点。为此,本文开展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的地震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以期能够较准确地揭示坡角、坡高变化与动安全系数的变化关系。本文假定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场问题视作一个地震波在边坡内部的传播问题,根据地震波传播的几何特点,确定通过边坡内一点的所有传播路径,推导得到地震波沿着每条路径的传播时间、振动位移、动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矢量场叠加原理求得计算坡体内任意一点振动位移时程和动应力时程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瑞典条分法和最小静安全系数得到的最危险滑移面,应用极限平衡原理,建立地震边坡在动、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动安全系数计算表达式,据此开展地震P波和SV波作用下边坡动力稳定问题的研究。研究表明:(1)在地震P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随坡角的增大呈递减趋势,但当坡角为45°~50°时,动安全系数变化缓慢,其变化速率接近零。(2)在地震SV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随坡角增大单调降低。但是,当坡角为临界角时,动安全系数会突然减小,出现陡降现象。由拟静力法计算结果中没有出现这一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动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更适于处理坡角接近地震SV波临界角情况下边坡稳定问题。(3)无论在地震P波还是SV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都随坡高增大逐渐降低。其中,在坡高小于20m范围内,地震SV波作用下的动安全系数随坡高变化尤为显著;当坡高大于20m时,安全系数随坡高的降低速度逐渐趋缓。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学科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也能够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生产中在获得日趋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瓦楞纸、箱板纸里纸、牛皮挂面纸和纸管纸四种纸机为试验载体,全面系统地考察新型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起源于1994年,因其具备突出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久性、良好的抗疲劳性以及多缝开裂产生的应变-硬化行为而引起广泛的
极性乙烯基单体聚合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此类单体所制备聚合物具有特殊功能性,在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另一方面,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极性乙烯基
瓦斯灾害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随之而来的矿井高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以深部开采某矿井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是案外人基于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而向执行法院提起的请求停止执行的诉讼。2008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程序规定》)第15条规定,案外人异议之诉的事由是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其他足以阻却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悠久绵长的艺术长河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美化人们的生活,使当今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得以充实,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精神享受,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画,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随着我们国家“文化自信”概念的提
当前教育提倡对学生的全景观式人文关照。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些保持沉默学生的需要和未发出的真实声音。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应回避以沉默形式显现的非正式的教育对话,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沉默,尊重学生需要,理解沉默。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课堂沉默这一教育现象,深入实训课堂对学生的课堂沉默与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文献分析及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学生课堂沉默
本文主要通过针对煤层气发电技术的介绍,阐述了我国煤层气发电现状及其意义,同时还提出了热电联产及联合循环的技术优势,揭示了发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是推动人才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了切实有效科学的高层次人才政策,用政策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