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前列腺癌随访病例的预后因素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上海市区居民前列腺癌发病率和生存率变化趋势研究目的对上海市区居民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以及1988-1995年前列腺癌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1973-1999年上海市区男性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和1988-1995年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的随访资料.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计算粗发病率和年龄别发病率.标化率的计算采用世界标准人口.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采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依据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上海市区人口期望寿命表,采用内插法计算其它年份的期望死亡概率,并据此采用Hakulinen法进行相对生存率的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结论上述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生存率变化趋势,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居民生活方式和其它环境暴露因素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上海市区前列腺癌随访病例的预后因素研究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情况,验证临床病理因素、治疗方式和血清PSA浓度等因素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肥胖、膳食因素、恶性肿瘤家族史等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调查了1992年11月到1995年5月的238例新发前列腺癌病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03年12月21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了前列腺癌病例的饮食史、疾病史、家族史、体力活动、婚姻史、吸烟史、饮料史、性行为史和人体学测量指标等因素.同时收集了病例的确诊日期、确诊医院、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等内容,并采集患者的生物学样品进行相关生化指标的测量.以寿命表方法计算研究对象的1~10年生存率,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各个可能的预后因素的调整风险比(HR)和95﹪可信限(95﹪CI),以Kaplan-Meier法绘制研究对象的生存率曲线,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确诊时癌灶状况和治疗前血清PSA水平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婚姻状态、确诊时BMI大小、教育文化程度等亦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将生存质量评价引入到胃癌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效果评价中去;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出改进措施;将EORTC QLQ-STO22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儿童意外伤害相关行为现况,探讨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干预效果。 方法 对马鞍山市市区的所有小学进行统一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整群抽取6所小学作为研究现场,以被选学校1-5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511人。采取自行编制的《儿童伤害相关行为量表》、《家庭环境调查表》、《班主任问卷》对被调查学生进行统一问卷,变量按统一的积分标
槲皮素(Quercetin,Que),化学名为3,3’,4’,5,7-五羟基黄酮,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种子、果皮或果肉、树皮和花等,许多中草药也含此成分。槲皮素具有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过敏、抗突变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显示: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癌药相比,从植物中提取的槲皮素毒副作用甚小,是一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