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于桥本病(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合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并皆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43例;年龄24~69岁,平均(45.74±9.25)岁。最终本研究纳入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共161个,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119个,甲状腺良性结节42个;结节最大径0.22~4.50 cm,平均最大径(1.08±0.63)cm,所有结节均排除完全囊性及钙化结节。同时计算和比较US及US+CEUS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1)病理分型:本研究161个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甲状腺恶性结节119个,病理分型中乳头状癌118个,髓样癌1个;良性结节42个,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个,桥本结节38个;2)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结节边界、结节纵横比、结节的内部回声、结节内部是否伴微小钙化及结节内血流分布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造影的结节增强模式、结节增强水平及结节消退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Sen、Spe、PV+、PV-、LR+、LR-及其95%CI分别为95.8%(90.0%~98.4%)、88.1%(73.6%~95.5%)、95.8%(92.3%~99.3%)、88.1%(78.3%~97.9%)、8.05(3.53~18.3)、0.05(0.02~0.11)。常规超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Sen、Spe、PV+、PV-、LR+、LR-及其95%Cl分别为88.2%(80.7%~93.2%)、81.0%(65.4%~90.9%)、92.9%(88.2%~97.6%)、70.9%(58.0%~83.8%)、4.6(2.5~8.7)、0.15(0.09~0.24),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各指标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相比较,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提高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