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城市环境邻避设施冲突的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病”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于超大型城市而言,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加上人们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环境权益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环境邻避设施逐渐变成民众反对的焦点,也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绊脚石。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环境邻避设施引发的矛盾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花朵,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成果。但是城市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垃圾的产生和处理就是城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600多座大中型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面临“垃圾围城”问题,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垃圾无处堆放,垃圾处理问题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同样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烦恼。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很多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制定各种措施,以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其中包括建设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等,这些方面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建设导致的社会矛盾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和论述。很多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或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思路。但是对于数量更多,更靠近居民的垃圾中转站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则以垃圾中转站为重点,关注垃圾中转站建设引发的群体性矛盾,以J区的事件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政府、居民角度,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针对该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相关的论述,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说明关于环境邻避设施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对理论依据的描述。主要就环境类设施、邻避效应和群体性矛盾等概念,以及集体行动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4R危机管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进行简要说明。另外对超大型城市的概念、特征以及环境邻避设施冲突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概念是解释矛盾的基础,而理论为解释行为提供了思路,为对策提供了依据。第三章详细回顾了上海市J区群体性矛盾发生的过程,分别介绍了政府在项目建设前的工作,在矛盾发生后的处理,以及居民在整个矛盾发生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结合相关理论,从“过程”的角度对政府和民众的行为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解释。第四章则是从“事件”角度对群体性矛盾的成因进行分析,居民方面主要存在环境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社会群体效应、利益诉求途径不通畅等原因。政府方面则存在社会风险预判不足、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缺位等原因。最后,结合超大型城市特点以及研究内容,对超大型城市环境邻避设施冲突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根据总结分析结果,针对超大型城市特征,从决策制定、诉求表达以及治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几项措施和建议,为改进群体性矛盾处理提供思路。此外,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为进一步解决群体性矛盾提供可行性办法。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为了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进行素质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进行全面培育。”“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精神的要点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初中学生
译语冗余是学生译员在汉西交传中的常见问题,译语冗余会降低译语的信息性和口译交际效率,影响译语的传意性、可接受性和快速性。汉西语言的差异性、源语的干扰、非流利因素、减压策略等都可能造成译语冗余。本文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模拟会议为案例,以汪洋副总理的开幕式致辞为口译语篇,探讨汉西交传中译语冗余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在该会议中,演讲者带稿发言、语速适中;演讲内容语体正式、信息密集,笔者在口译
自美国在1970年第一次实行资产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距今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在其首次以基础资产为抵押发行后,短时间内便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被各大企业所接受并使用。而因一系列原因,如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问题以及国际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影响下,我国资产证券化这种形式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正式被提出来的,2004年才出台相关政策,2011年才属于正式成型,这些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人口向城镇汇集,高度膨胀的住房需求和高昂的房价为“小产权房”的兴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小产权房”在市场中非法流通,威胁着我国耕地红线、损害购房者合法权益、影响市场秩序。整治违法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成为了当前政府的重要议题。自1997年以来,中央政府再三发布申明,禁止开发“小产权房”,提醒购房者“小产权房”的潜在风险,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进行整治。但由于国有土地和集体
股权激励是企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管理者和股东联系起来、减弱委托代理矛盾,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基于信息不对称原理,股权激励同时可能诱发管理者对盈余的操控,来达到行权条件为个人谋取利益。目前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以应计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将企业作为一个静态的整体进行研究。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灵活性和隐蔽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市幼儿园对于一专多能型幼教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而美术教学水平的高低,则将在可预期的未来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幼教市场上的竞争力。带着“如何切实提高中职学前专业毕业生美术教学水平”这一问题,笔者选择湖南省内的长沙市现代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长沙市湘华中等职业学校和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所中职院校,对其美术课程的设置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展开了实地调查。通过此
单位制的解体使社区公共性日渐消减,传统的邻里关系日渐淡漠。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区在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发展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将社会的“个体”重新嵌入“社区共同体”的重大责任。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在社区治理发展的进程中,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关键。笔者突破以往的综合性研究视角侧重于文化的单向度剖析社区治理中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更是学校和大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管理和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然而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却举步维艰,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调查了福州市10所职业学院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困境,并重点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其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福州市公立专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偏于年轻化,队伍发展面临着
地质博物馆主要的目的是学术研究、教育和观赏,通过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相关物品进行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众开放的永久机构,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有利于吸引公众,能让设计师和公众共同参与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丰富观众的地质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章研究的主题为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两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当前,高职院校进入发展转型期,德育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亟待需要相应的研究理论,指导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工作。本文是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