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何氏细须鲃(Leptobarbus hoevenii),俗称苏丹鱼,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细须鲃属(Leptobarbus),是我国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一种名优淡水养殖鱼类。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氏细须鲃(Leptobarbus hoevenii),俗称苏丹鱼,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细须鲃属(Leptobarbus),是我国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一种名优淡水养殖鱼类。由于苏丹鱼是一种外来鱼类,本实验从外观形态特征、骨骼形态学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COI))分子学探讨苏丹鱼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苏丹鱼身体呈纺锤形,外型似草鱼,但有两对胡须,活鱼银白色,鳍淡红色。背鳍D.III,7,胸鳍P.I-13-16,腹鳍V.I-8,臀鳍A.III-27-32,侧线鳞34-36,横向鳞51/2/1/41/2,背前部鳞片数13,鳃耙5-6+9-11,总数13-17;苏丹鱼骨骼可分为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大部分。主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椎和肋骨,附肢骨骼包括偶鳍骨骼和奇鳍骨骼,并进一步对其骨骼结构进行了描述;通过对苏丹鱼与其他鲃亚科鱼类的COI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苏丹鱼与鲃亚科中的四须鲃属(Barbodes)种类亲缘关系最近。随着苏丹鱼在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质环境的恶化等导致各种疾病的爆发。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um)是苏丹鱼的常见病原,其感染导致苏丹鱼的柱形病。研究鱼类感染的免疫特性是开展鱼病高效防控的基础。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在鱼类免疫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苏丹鱼MR(Lh-MR)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Lh-MR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Lh-MR在正常及柱状黄杆菌感染苏丹鱼的组织表达。结果显示Lh-MR开放阅读框4296bp,编码1431个氨基酸(aa)。Lh-MR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结构与其他鱼类的甘露糖受体序列相似:胞外1个富含蓖麻类β型三叶草的结构域(RICIN)、1个纤连蛋白II型结构域(FNII)、8个串连的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LECTs)、1个跨膜区和1个胞内区。通过qRT-PCR检测显示Lh-MR在脾、体肾、心脏、脑、皮肤、肌肉、鳃、肝脏、前肠、中肠、后肠11种组织中均有甘露糖受体表达,其中脾脏表达量最高;经柱状黄杆菌感染苏丹鱼后,Lh-MR基因在脾、肠、肾、鳃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表明Lh-MR蛋白在脾脏、肾脏、鳃中的表达增加。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组织切片表明在体肾、肠、肝、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体肾的肾小管有大量的血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肠壁变薄,组织坏死;肝组织有多个空泡;鳃小片肿胀、坏死和脱落。以上结果表明Lh-MR在苏丹鱼感染柱状黄杆菌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苏丹鱼柱形病的防控提供新的参考。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普及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变革步伐逐渐加快。加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和不确定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不利局面突显。企业要想改变不利局面,在变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必须依靠创新。而员工作为组织创新的微观基础和内在驱动力,其创新行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因此,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成为组织中领导者关注的重点。领导者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遗传学研究发现由某些必需基因突变引起的致死表型可以通过另一基因突变或高表达来挽救,后者被称为抑制子。遗传抑制子筛选在遗传工程研究、代谢途径调控、遗传育种以及癌症药物靶点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模式生物,其遗传学研究为真核生物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见解。本课题利用酿酒酵母作为模型,旨在建立必需基因遗传抑制子的高效筛选体系,并验证其
背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发生及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Rho GTP酶激活蛋白30(Rho GTPase activating
木质纤维素不仅可以通过生物炼制得到清洁的乙醇,还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纳米纤维素,这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木质纤维素高价值的利用,本研究以蔗渣为底物,采用近年来新型的预处理方法-对甲苯磺酸预处理法(p-Ts OH)来破坏木质纤维素天然的抗降解结构。并对p-Ts OH预处理蔗渣的酶水解效率和制备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的性能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可为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充满了竞争和不确定性,而在这种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下,组织中人的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在互联网行业中。众多影响因素中,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如何创新的关键因素。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受到他们情绪的影响,这直接来自于员工对领导者的行为感知。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情绪问题,逐渐发现情绪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入新时期,行业环境愈加复杂多变,企业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应对持续的机遇与挑战。组织中领导者承担引领创新的关键性角色,对员工创新工作中的情绪、心态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领导行为和风格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是企业管理中永恒的研究主题。其中,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受到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但该影响的方向和机制还没有统一的结果。部分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能够显著促进员工创新,
当车辆行驶通过桥梁时,桥梁结构会受到汽车产生的动力冲击作用,这种作用会对桥梁造成直接作用从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和运营寿命;另外,桥梁结构在受到冲击力作用后,会产生明显的
本文以石家庄市主城区典型景观水体为例,通过在10℃下采用特定的富集驯化方式,从沉积物中筛选出具有耐冷特性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表征和种属鉴定。同时,本论文基于单因素实验探究了高效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考察菌株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的氮代谢情况,并应用不同生物填料研究了高效菌的脱氮性能,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景观水体沉积物中得到了2株高效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航天航空平台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探测技术在地球观测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数量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丰富的遥感大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以一种更加精细化的方式来观测地球,得到的遥感数据也包含着更为精确和丰富的地物信息,可表现为纹理颜色、几何结构和空间关系等。这些越来越精细化的地物信息使得人们很难将如此丰富的遥感影像中的信息转变为可编辑和处理分析的地理信息,面对日益增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新型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经济效益。随着新能源研究在全球范围的推广,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怎样提高直流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非隔离高增益DC/DC变换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DC-DC变换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磁集成交错串联Boost变换器。文章首先对传统Boost变换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