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能源的关系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bnm123j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投资推动和高增长。近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5%;在大部分时期,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40%;现在接近50%。中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是重工业,重工业比重占国内工业总产值2000年回升到60%,2006年高达69%。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特别是2003-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均大于1。同时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中又以重工业占主导,高耗能产业增长加剧了能源的过渡消耗,产生能源供需的巨大矛盾。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特别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耗低而单位产值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已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文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第二章分别从能源的储藏量、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的供给和需求分别说明了当前我国能源的供需现状。第三章通过引入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强度三个衡量经济与能源之间关系的指标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对经济与能源的数量模型分析。通过对能源消费与GDP因果关系的检验,得出经济增速是引起能源消费增速变化的原因。但能源消费增速变化不是经济增速的原因。引入计量模型,并利用协整等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煤炭、电力消费,同时还做了预测分析。最后还分析了工业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以及影响能源消费量和单位GDP能耗强度的因素。文章的第五章总结了通过计量模型所得出的经济与能源的定量关系。并结合十七大报告,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保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从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的优越性入手,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中国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第七节方块字和九宫的观念演绎  由于象形图形在甲骨文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故而,甲骨文时代尚见不到方块字的任何痕迹。汉字构形趋近方块形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以著名的《史墙盘》(图一)为代表的一批青铜文字中出现了方形的界格,将文字均匀地分布于同样大小的空间之中,算是方块字意识的滥觞了。不过就汉字构形来说,一直到战国时期的各国文字,大体仍处在曲成万物、随类赋形的状态,也还没有出现真正趋近方形的造型。  方块
针对异步电动机传统起动方法的不足,本着增大起动转矩、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通过对模糊控制器进行分层次结构设计,在加入变比例因子控制以后,通过不断地调整比例因子,使电动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互联网+”立即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深入思考。如何将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相结合起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时间,使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在施工中可以使用最少的人和物,并能全程控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施工。这是每个高速公路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建设者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