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翻译中语境分析对翻译得体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本论文作者翻译的《恐怖主义概论》(TERROR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一书的第一章与第二章为翻译实践案例,研究在非文学翻译中语境分析对翻译得体性的影响。由于源语语篇涉及大量社会、政治、历史与文化因素,语境分析对该语篇翻译十分关键。基于这一考量,译者在改译中通过语境分析对初译稿的语义偏差进行了修正。评注的第一部分对语境分析与翻译得体性进行了探讨。笔者整理并概括了前人对语境理论的研究,结合翻译案例文本的特点,给出了本文所选用的语境理论模型: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其中非语言语境又细分为社会文化语境与文体风格语境。同时,笔者根据前人对翻译标准的探讨,结合语用学中“得体性”的相关定义,明确本文讨论的“翻译得体性”的含义,即再现源语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让译语读者最大限度地共享源语读者的阅读感受。评注的第二部分结合《恐怖主义概论》前两章的翻译,从本文选用的语境理论模型出发,通过对比语境分析前后的译文,阐释了在翻译活动中,为了达到得体性效果,准确分析语境对源语理解以及译语表达的影响。评注的第三部分是结论,指出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受到语境的制约。在翻译活动中,源语语境影响对源语文本的理解,译语语境制约译语表达的选用。因此,译者应当准确分析翻译文本中的语境类型,结合语境特点,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本在译语环境中表现出得体性,增强文化沟通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和韩语中的道歉言语行为策略,具体将道歉言语行为策略划分为直接道歉策略和间接道歉策略。其中直接道歉策略具体划分为五种策略。间接道歉策略具体划分为六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愿意来到中国,欣赏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风光,了解探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实地旅游前,许多外国游客会先通过当地的旅游网站进行初步的了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作为班主任,既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也要精心培养"小干部",以保证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地开
随着学科发展以及市场对于专业需求的精细化,笔译专业越来越多地与实际相结合,翻译练习也更多地倾向于实用文本翻译。然而随着对笔译专业毕业生要求地不断提高,文学类文本翻
外交话语的模糊性和委婉性往往通过隐喻体现,国际关系学者有意无意间都在大量使用一系列隐喻作为构建世界政治理论的手段,国际关系的现状、变化、动因、方式、困难、计划、今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日益提升,旅游政策的逐步开放,旅游规划设施不断完善,入境游人数逐年增长。中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吸引着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然而,人们发现仅仅掌握语言技能在真实的跨文化交流中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