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然而,人们发现仅仅掌握语言技能在真实的跨文化交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文化也不仅只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许多教师与学者开始探索文化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影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资源多用于口语和听力课堂中。由于电影中蕴含了很多文化元素,同时它又为观众创设了一些真实的情境,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电影欣赏融入文化教学之中。但是国内的研究多数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和课程设计的阶段,很少有人对这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运用电影开展文化教学的相关文献,从后现代文化视角出发,以Baker(2011,2015)和Hanvey(1979)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分类为理论基础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实证研究,着力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学生在课前的跨文化意识状况是什么样的?2.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何关系?3.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会存在什么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内省法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来说,作者给6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展运用电影片段的课堂教学,这些学生的观后感和课堂讨论是主要的定性数据来源。而定量的数据来源于课前和课后的问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显示:1.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确实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外国文化知识,也能让学生对文化差异抱有宽容的态度,形成对文化的审辨思考。2.同时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在课余观看电影的同时又能关注到影片中的文化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国内外文化知识提供了思路。3.受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观和影视片段的视角影响,学生容易笼统地概括某一文化的特征,这会使他们形成文化定势甚至偏见。但作者认为这种定势可以作为学生认知的参照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该文化进行审辨思考,进而对该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教师开展相关的文化教学和学生进行课外的文化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本文也为今后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