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使用电影片段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e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然而,人们发现仅仅掌握语言技能在真实的跨文化交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文化也不仅只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许多教师与学者开始探索文化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影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资源多用于口语和听力课堂中。由于电影中蕴含了很多文化元素,同时它又为观众创设了一些真实的情境,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电影欣赏融入文化教学之中。但是国内的研究多数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和课程设计的阶段,很少有人对这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运用电影开展文化教学的相关文献,从后现代文化视角出发,以Baker(2011,2015)和Hanvey(1979)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分类为理论基础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实证研究,着力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学生在课前的跨文化意识状况是什么样的?2.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何关系?3.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会存在什么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内省法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来说,作者给6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展运用电影片段的课堂教学,这些学生的观后感和课堂讨论是主要的定性数据来源。而定量的数据来源于课前和课后的问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显示:1.运用电影片段的文化教学确实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外国文化知识,也能让学生对文化差异抱有宽容的态度,形成对文化的审辨思考。2.同时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在课余观看电影的同时又能关注到影片中的文化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国内外文化知识提供了思路。3.受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观和影视片段的视角影响,学生容易笼统地概括某一文化的特征,这会使他们形成文化定势甚至偏见。但作者认为这种定势可以作为学生认知的参照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该文化进行审辨思考,进而对该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教师开展相关的文化教学和学生进行课外的文化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本文也为今后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其对文本的选择、翻译动机及翻译风格。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长久以来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和韩语中的道歉言语行为策略,具体将道歉言语行为策略划分为直接道歉策略和间接道歉策略。其中直接道歉策略具体划分为五种策略。间接道歉策略具体划分为六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愿意来到中国,欣赏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风光,了解探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实地旅游前,许多外国游客会先通过当地的旅游网站进行初步的了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作为班主任,既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也要精心培养"小干部",以保证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地开
随着学科发展以及市场对于专业需求的精细化,笔译专业越来越多地与实际相结合,翻译练习也更多地倾向于实用文本翻译。然而随着对笔译专业毕业生要求地不断提高,文学类文本翻
外交话语的模糊性和委婉性往往通过隐喻体现,国际关系学者有意无意间都在大量使用一系列隐喻作为构建世界政治理论的手段,国际关系的现状、变化、动因、方式、困难、计划、今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日益提升,旅游政策的逐步开放,旅游规划设施不断完善,入境游人数逐年增长。中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吸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