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集成双极型晶体管的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高温环境传感探测的需求日益旺盛,SiC双极型集成电路由于出色的耐高温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其中的核心器件,低压SiC集成双极型晶体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利用软件仿真的手段,开展npn型SiC集成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工作,研究各区域结构参数对晶体管直流和频率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少子寿命、外界温度与外基区SiO2/SiC界面态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npn型SiC集成双极型晶体管进行了研究与优化。采用半绝缘衬底上外延形成的n+/p/n-/n+器件结构进行仿真,研究了各区域结构参数对直流和频率特性的影响,优化了结构参数,得到室温下最大电流增益βmax为93.7,特征频率fT为2.2GHz。研究结果表明,基区厚度和掺杂浓度对晶体管的直流和频率特性影响最大;外基区长度主要通过影响外基区电子浓度梯度以及到达基极附近的电子浓度来改变基区复合电流,从而影响晶体管的电流增益;集电区掺杂浓度提高时,能够有效改善大电流密度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2.研究了少子寿命和外界温度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射区和基区少子寿命分别大于20ns和60ns后,对电流增益的提升可以忽略;当发射结正向偏压较小时,少子寿命变化对特征频率的影响较小,而当发射结正偏电压较大时,少子寿命的提高会使特征频率显著降低;温度从27℃上升至500℃时,电流增益和特征频率都下降明显,且电流增益在较高集电极电流密度时的下降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缓;膝点电流IKF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探究了外基区SiO2/SiC界面态对电流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基区界面态密度的变化能显著影响晶体管的基区复合电流,从而影响电流增益,当外基区界面态密度低于1 ×1011cm-2eV-1时对晶体管电流增益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外基区界面态密度较高时,采用缓变掺杂基区结构来提高晶体管电流增益,从而降低对钝化工艺的严苛要求。
其他文献
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三相全桥电路得到广泛应用。对三相全桥电路来说,性能优良的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驱动芯片在保证三相全桥电路安全可靠工作的同时还
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新型的建立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连接通路的系统,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点。目前BCI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环境控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凸显了化学的学科特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几乎每一本化学教材中都会强调,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根本方法。化学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智联产生的海量数据同样快速推动了普适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体活动识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体育运动等
激光扫描式定位技术是一种结合光、机、电多学科的新型测量技术,具有布站灵活、测量范围可扩展、空间内多位置并行测量等优势,能够应用于飞机机身装配、船舶制造、桥梁对接等
有砟铁路轨道由于长期处于列车运行压力,以及受到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其线路会产生变形,同时铁路轨道下道砟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和移动,这都会给车辆运行带来重大危险,因
本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oOx·REHY催化剂,以及CoMo·REHY12和NiMo·REHY12催化剂,采用XRD、NH3-TPD和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上以0.6 m%的二苯
在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眼睛均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视觉成像方面,不同生物的眼睛成像方式均不同。生物复眼具有视场大、体积小、动态灵敏度高等特点。科研工作者们基于生物复眼
本文针对手机壳表面缺陷类型多样、光学性质不一的特点,对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表面缺陷成像优化及缺陷融合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铝合金材质手机壳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表面缺
人在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会不由自主地评估周围的环境,在大脑中勾勒出环境的布局,并以环境中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对于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