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开始纷纷上市。2004年,深市成立了中小企业版,自此,中小上市公司被视为股市宠儿而备受关注。经营者在中小上市公司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委托代理问题也一直困扰公司所有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者股权激励走进了中小上市公司的视野,并期望通过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实施,解决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所以当前开展对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对我国政府、中小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内容的介绍,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列举了股权激励的五个理论基础,即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剩余价值索取权理论和激励约束理论,最后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对中小上市公司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包括了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特征、股权激励在国内外的产生及发展介绍、经营者股权激励的辨识、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四部分内容;第三章是对三种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及影响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阐述。第四章中开展了对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实施的建议。本文最后简要地总结了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及我国股权激励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效果也在逐渐增强,其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也日益显现。本研究对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