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冠心病肾虚证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传统医学认识中一般归属为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由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其发病规律与男性有所不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但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绝经前上升4~8倍,明显高于男性,绝经后妇女年龄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7倍。心血管事件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和绝经后女性心血管发生率的改变均提示性激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虚,女性体内性激素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发生改变。但有关冠心病、性激素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目前仍需循证医学的进一步研究与证明。  目的:从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改变的角度探讨冠心病肾虚证型的实质,观察绝经后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肾虚证及痰瘀证两种证型血清性激素的差别,以及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不同,性激素变化的规律。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筛选出我院心血管门诊和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符合中医辨证分型肾虚证患者30例,与符合中医辨证分型痰瘀证患者30例,并取绝经后非冠心病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的雌二醇、孕酮、睾酮的水平,分析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冠心病肾虚证组与痰瘀证组之间,血清性激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按冠心病病变程度的不同,把肾虚证组分为心肌梗死组及心绞痛组,观察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不同,观察其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按不同的临床预后,把把肾虚证组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规律。  结果:  1、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绝经后非冠心病女性患者,冠心病肾虚证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于痰瘀组及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瘀证组雌激素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按病变程度的不同分为心肌梗死组及心绞痛组后进行性激素分析提示:心肌梗死组血清雌二醇值比心绞痛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在冠心病肾虚证组中,临床不同转归的患者,治疗前血清雌激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显效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最高,有效组次之,而无效组最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雌二醇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绝经后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大幅增加的独立因子。  2、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类型有密切关系,血清雌二醇值降低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属肾虚证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3、在肾虚证型中,血清雌激素水平越低,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提示雌二醇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The ability of stu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时,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了出来。但真正见到面却是教三年级时。现在,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接近
研究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癌痛的辩证治疗效果,为中医药治疗肝癌癌痛临床方案的确立和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