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本文所研究的隔夹层主要是对有效隔夹层厚度进行研究。国际上,前苏联学者认为,在正常蒸汽驱条件下,连续分布的1m厚的泥岩就足以阻止蒸汽的垂向运动,起到良好的封隔作用。加拿大等国的学者认为,连续分布的2m厚的泥岩才能阻止蒸汽的垂向运动,零星分布的薄泥岩隔夹层不影响蒸汽腔的扩展,小于2m厚的泥岩隔层蒸汽能够穿透。通过对目的油藏地层层序及层组精细划分,对杜84块VI组地层划分进行重新界定,以描述储层特征,为隔夹层的划分奠定基础。通过对其构造特征与沉积背景来研究储层大地构造特征,确定整体储层沉积背景,用储层沉积相及构造特征描述隔夹层形成机理,描述隔夹层沉积特征。通过研究储层特征,描述储层物性空间及储层物性特征,从而进一步对储层中非均质性—隔夹层的分布进行描述,对不同岩性特征下的隔夹层渗流遮挡性质进行研究,确定隔夹层的岩电关系以及不同特性隔夹层对蒸汽腔遮挡作用的大小。本文提出了在改善开发效果研究上,因受储层内部夹层影响,油层整体动用程度较差,夹层上部油层基本无法动用,通过建立典型井组数值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优化现有注采参数,提高开发效果,实施驱泄复合开发,即在夹层下部采用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夹层上部采用直井蒸汽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