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与硬膜外阻滞联合PCEA对腹腔镜肝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与硬膜外阻滞联合PCEA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康复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旨在发现更安全、更有效的镇痛方法。研究方法:选取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组(R组)和硬膜外阻滞联合PCEA组(E组)各30例。R组麻醉诱导前予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然后行TCI靶控全麻诱导及麻醉维持,术后连接PCIA泵。E组麻醉诱导前予硬膜外穿刺并置管,全麻诱导和麻醉维持同R组,术中连续硬膜外给予局麻药,术后连接PCEA泵。主要记录术后4、8、12、24、36、48 h的疼痛VAS评分,同时记录镇痛泵实际Bolus次数、镇痛泵有效Bolus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尿管拔出时间、早期活动时间。结果:两组各时间段的疼痛VAS评分、镇痛泵bolus次数、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尿管拔出时间(50.47±18.51 h)短于E组(60.53±19.98 h),R组早期活动时间(32.8±11.59 h)短于E组(50.77±12.80 h),R组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0例)低于E组[6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对比硬膜外阻滞联合PCEA,在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顺铂(cis-diaminedichloroplatin,CDDP)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化疗药物,既往研究认为CDDP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然而顺铂治疗后常常会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性耐受,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探索顺铂新的抗癌作用机制,增强顺铂药物作用敏感性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细胞
目的:对3例口腔原发性多发鳞状细胞癌(oral multiple 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MPSCC)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1例患者进行了基因差异性表达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口腔多发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临床资料:本文共收集的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3例OMPSCC患者(男2例,女1例)。收集每例
目的:系统评价HPV阴性与阳性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搜集与HPV阴性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2个病例-对照研究,共6497例,其中HPV
目的:前哨淋巴结定位越来越多地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然而,目前支持前哨淋巴结定位代替传统的淋巴结清扫术的证据仍较少。本文目的是回顾现有的证据,通过meta分析比较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肿瘤预后方面的影响及作用,评估前哨淋巴结定位的非劣效性。方法:本研究从计算机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1.白细胞介素-33对肝癌细胞干性影响的研究目的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作为促炎因子,通过结合其受体致癌性抑制基因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T2),参与了炎症,过敏性疾病,组织修复,肿瘤等多种疾病生理过程,然而它在肝癌中的作用还不明确。本研究利用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IL-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心脏损害与相关免疫指标的关系,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的病情状况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根据排除标准,剔除88例,其余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LE合并心脏损害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59例SLE未合并心脏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以下资
目的本研究收集9例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探索其治疗、预后与基因型的关系,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提高对遗传性易栓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例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活性测定、遗传性易栓症相关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9例患者中,3例有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4例反复(≥2次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年内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0.05),其中冠脉造影提示冠脉斑块组患者合在并吸烟、脑梗死方面更多,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3)与斑块组患者相比,无斑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尼可地尔钙离子拮抗剂明显较多,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4)对所有MINOCA患者分别进行GRACE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评分(Gensini
目的:通过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连续观察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前(围术期)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效果及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期间拟行择期手术的患儿200例,年龄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n=50)。麻醉诱导插管后,D1组患儿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平均滴入两侧鼻孔、D1.5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