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AIS缺血核心区血液再灌注后而发生的继发出血,是AIS发生和发展的一个转归,HT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增加脑梗死的死亡率、致残率。已有研究表明,肾功能不全与脑卒中密切相关,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衡量肾脏整体功能的最佳指标。本研究主要分析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T相关性,以及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T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09月-2019年0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患者256例,其中出血性转化(HT)患者23例,非出血性转化(nHT)患者23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入院后24小时内的空腹血糖、血白蛋白、胱抑素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等,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出血性转化分型等,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指标间有无显著差异性,研究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以及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56例研究对象,其中出血性转化(HT)23例,非出血性转化(nHT)233例。HT组总胆固醇(4.57±1.32)mmol/L、尿酸(404.32±127.04)umol/L、肌酐(104.89±39.11)umol/L、空腹血糖(6.82±2.20)mmol/L、胱抑素C(1.38±0.50)mg/L均高于nHT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房颤史、入院NIHSS评分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因素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出血性转化(HT)组与非出血性转化(nHT)组在TOAST分型之间具有差异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P=0.042)和心源性栓塞型(CE)(P=0.000)较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后,将P<0.05的变量纳入到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得出房颤、低肾小球滤过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房颤、入院NIHSS评分、总胆固醇、尿酸、肌酐、空腹血糖、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具有相关性(P<0.05)。2.房颤与症状性出血性转化具有相关性(P<0.05)。3.出血性转化组与非出血性转化组在TOAST分型之间具有差异性。4.出血性转化ECASS不同分型之间肾小球滤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房颤、低肾小球滤过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