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张家界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咪达唑仑+瑞芬太尼)。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1.0μg/kg负荷剂量10分钟持续泵注,0.2-0.7μg/(kg.h)维持剂量持续泵注直至脱机。对照组在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瑞芬太尼以负荷剂量0.5-1.0μg/kg静注,维持剂量4-9μg/(kg.h)的速度泵入,咪达唑仑负荷剂量0.01-0.05mg/kg,维持剂量,0.02-0.1mg/(kg.h)直至脱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根据Ramsay评分调整泵注速度,随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分别观察以下指标:1.撤机前4小时(T4)、撤机前2小时(T2)、撤机时(T0)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2.观察T4、T2、T0呼吸参数相关指标呼吸频率(R)、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指脉氧(Sp O2);3.观察T4、T2、T0Ramsay镇静评分;4.比较用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5.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对HR的影响:观察组中,T4时的HR(88.40±8.64)低于T0时的HR(93.97±9.5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4时的HR(88.40±8.64)显著低于对照组(96.00±11.90)。对MAP的影响:两组患者T4、T2、T0的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不同时间点呼吸参数指标:对PaO2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T4时的Pa O2低于T2和T0时的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PaCO2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T0时的PaCO2高于T2时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R、SpO2的影响:两组患者T4、T2、T0的R、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两组Ramsa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T2时的Ramsay评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T4时、T0时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CRP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CRP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4.48±0.97)较对照组(5.9±1.06)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2.右美托咪定可缩短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优于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