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在壮族家庭中具有传承壮族服饰、传承服饰制作技艺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关于壮族文化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讨论壮族传统教育方式、婴幼儿家庭教育、家庭伦理以及如何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等问题。也有研究者专门对壮族服饰进行研究,讨论服饰的审美意蕴、社会规范等。对家庭教育中壮族服饰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能够呈现壮族家庭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丰富现有壮族服饰与教育的相关研究。说明壮族服饰的家庭教育意义,探讨用壮族服饰进行家庭教育的方法,为其它文化载体的运用提供借鉴,为更好的运用壮族服饰奠定基础,也为其它民族家庭运用服饰进行教育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主要基于壮族服饰具有家庭教育价值这一基本立意,将壮族服饰视作文化载体,选择马关县两个壮族村落为研究地点,运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了解家庭教育中运用壮族服饰的现状,呈现壮族服饰在家庭教育中运用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家庭教育中运用壮族服饰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壮族服饰在家庭教育中运用的意义与方法。首先,基于符号三元关系理论、文化载体概念等说明壮族服饰实质是文化载体,家庭中服饰文化传承过程即家庭教育的过程,并说明壮族服饰的样式。其次,叙述两地家庭教育中运用壮族服饰的演变过程,再对其中蕴含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再次,对两地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地在教育主体、总体发展趋势、服饰的文化承载方面具有相似性,发现教育以女性为主体,向家庭成员传递以亲缘思想为主的内容,家庭中有关服饰的运用具有逐渐消失的趋势。但在运用内容、运用方式上具有差异性。从家庭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分析影响壮族服饰运用的因素,认为壮族服饰运用主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乡村人口构成、学校教育活动、个体脱离壮族文化环境、乡村文艺活动开展的影响,也受社会与家庭物质生产条件变化、服饰变革活动、民族习俗逐渐淡化的影响。最后总结出家庭教育中运用壮族服饰的意义、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文化载体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小学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能够为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低段音乐课学习常规培养
通过在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中设置互换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来分析改变地上、地下碳输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症细胞、结构细胞(如肥大细胞、平滑肌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
<正>"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随着十九大报告发出这一信号,首次现身执政党正式文件的"合宪性审查",旋即成为举国热议的焦点。宪法,既是公民权
随着余额宝在我国的诞生,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以不可抵挡态势席卷全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格局,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也随之兴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其投资正
<正>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要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构建中职学校"三维"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加灵活便捷、服务面广泛的互联网理财模式也逐渐进入了理财市场,P2P、P2F等理财模式以及各种金融创新模式竞相发展,形成了与传统理财产品不同的产品
随着对船舶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减振降噪与抗爆抗冲击性能设计成为船舶设计中关键问题。分析减振降噪与抗爆抗冲击结构的作用机理,可知这类结构需同时具有两类性能:高
<正> 乳酸钙及乳酸都是医药、食品、轻工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及添加剂,市场紧俏。过去,该产品纯用大米为原料,成本高、来源狭;而采用土豆、甘薯类农产品代替大米,不仅可充分利用
结合兰新高铁开通后CRH5型动车组列车多次出现电制动失效问题,根据西北地区外部电源电压偏差较大的实际,对牵引供电牵引变压器出口电压进行研究,对电制动失效原因进行系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