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研究对象,经过一定周期的喂食生长实验,通过一些测定方法,研究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0.37±0.01)g和(13.00±0.0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实际饲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大豆磷脂和大豆油的比例,制备了 5种不同磷脂水平1.87%、3.61%、5.53%、7.25%和9.69%的等氮等脂的稚鱼试验饲料和5种不同的磷脂水平1.41%、3.21%、5.25%、7.02%和9.13%的等氮等脂的幼鱼饲料。分别经过23天和61天的养殖生长实验,通过测定稚鱼和幼鱼的生长指标和体组成,探究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的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进而确定其稚鱼和幼鱼饲料磷脂的最适需求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磷脂含量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的最终体重(FBW)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都在7.25%组发现。7.25%和9.69%组的FBW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7.25%和9.69%组的SGR显著高于1.87%和3.61%组(P<0.05)。在幼鱼实验中,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最终体重(FBW)、特定生长率(SGR)和存活率(S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磷脂显著升高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蛋白和脂肪水平,其中,1.41%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除了 3.21%组的其它各组(P<0.05),9.13%组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了 7.02%组的其它各组(P<0.05)。在稚鱼实验中,9.69%组的全鱼和肝脏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87%组(P<0.05),但在3.61%,5.53%,7.25%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结果,饲料磷脂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促生长主要在仔稚鱼阶段,而对幼鱼阶段无太大影响,但会影响其脂肪的吸收转运。通过模拟方程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仔稚鱼的最佳磷脂需求量约为9.19%,幼鱼的为5.93%。2.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经过养殖实验后,对实验鱼全鱼、肝脏和肌肉进行脂肪酸测定,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探究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脂肪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磷脂从1.87%增至5.53%,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全鱼C14:0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此后显著下降(P<0.05)。同时,随着饲料磷脂含量的增加,全鱼中测定的C16:0和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是饲料磷脂却显著降低了 C18:2n-6,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P<0.05)。尽管各组之间的全鱼脂肪酸C20:5n-3的含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以3.61%和7.25%磷脂喂养稚鱼测定的C22:6n-3和长链PUFA含量显著高于1.87%组(P<0.05)。同时,喂食3.61%磷脂饲料的稚鱼中,观察到测定的全鱼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的n-3/n-6 PUFA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磷脂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同时,喂食3.61%磷脂实验饲料的稚鱼中,观察到n-3 PUFA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中n-3/n-6 PUFA随着膳食磷脂的增加而显著性增加(P<0.05)。在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测定的脂肪酸中,饲料磷脂对C18:0,C20:4n-6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增加了测定的 C14:0,C16:0,SFA,C16:1,C20:1,C22:6n-3,n-3/n-6 PUFA,n-3 LC-PUFA,DHA/EPA 的含量(P<0.05),而 C18:1,MUFA,18:2n-6,n-6 PUFA,C18:3n-3,C20:5n-3的变化与它们相反。同时,测定的PUFA的比例数值1.41%组显著低于5.25%组(P<0.05)。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肝脏和幼鱼肝脏,肌肉脂肪酸的变化趋势与全鱼脂肪酸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脂肪酸组成与实验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综上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鱼,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高度反映了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饲料中添加磷脂能促进饲料中EFA的吸收与利用。3.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经过养殖实验后,对实验鱼肝脏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探究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中,1.87%磷脂组到7.25%磷脂组,肝脏MD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同时,9.69%磷脂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高于7.25%的组(P<0.05),但与3.61%和5.53%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磷脂显著提高了 CAT的活性(P<0.05),同时,7.25%和9.69%磷脂组喂养的稚鱼肝脏CAT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膳食中磷脂的含量从1.87%增加到7.25%,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后饲料中再加入磷脂,其SOD活性略有下降。但是,在喂食5.53%饲料磷脂的稚鱼中,获得最高的T-AOC活性,显著高于1.87%和9.69%的组(P<0.05)。在幼鱼实验中,3.21%磷脂组幼鱼肝脏的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SOD活性显著高于7.02%和9.13%组(P<0.05)。膳食磷脂显著增强了 T-AOC和MDA活性,且在7.02%组获得最大值,3.21%组MDA值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综上结果,膳食磷脂能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在幼鱼中,过多的磷脂会增加肝脏的脂肪沉积,反而降低其抗氧化能力。4.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经过养殖实验后,对实验鱼脂代谢相关基因进行测定,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探究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和幼鱼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磷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稚鱼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肝脏X受体α(LXRα)、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2(DGAT2)的基因表达量,9.69%磷脂组显著高于1.87%组(P<0.05)。高膳食磷脂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P<0.05),其在1.87%和3.61%磷脂喂养的稚鱼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1)在不同处理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的表达随着膳食磷脂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其在稚鱼中的表达,5.53%、7.25%和9.69%磷脂组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幼鱼实验中,膳食磷脂水平对幼鱼肝脏FAS和DGAT2的基因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饲料磷脂水平从1.41%到5.25%,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PPARα、LPL、LXRα和CPT1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后显著下降(P<0.05),在5.25%组时均获得最大值。膳食磷脂显著降低了 ACC的基因表达,且9.13%磷脂组显著低于除了7.02%组的其他各组(P<0.05)。综上结果,饲料磷脂能够通过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鱼体内脂肪合成、转运、分解和氧化等过程,从而影响脂肪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