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果实水提物促进C2C12肌细胞葡萄糖摄取以及改善棕榈酸引发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甘子果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理活性。活性研究显示,余甘子果实不同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鼠的血糖水平,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均不明确。本研究聚焦于促进葡萄糖利用、改善糖代谢紊乱的活性,从上述提取物中筛选出促进葡萄糖利用活性较强的提取物,分析其物质基础,并基于C2C12肌细胞模型系统研究其促进葡萄糖摄取和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理,旨在挖掘余甘子的活性,为余甘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骨骼肌是机体利用葡萄糖最主要的组织,也是机体维持糖代谢稳态的重要胰岛素靶组织,因此本研究首先基于C2C12肌细胞模型筛选出促进葡萄糖利用活性较强的余甘子果实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fruit,WEPE),采用LC-MS/MS技术分析其组成成分及含量,明确WEPE的物质基础。紧接着,为进一步探究WEPE促进葡萄糖利用活性的作用及机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2-NBDG法评价其对肌细胞葡萄糖消耗和摄取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ting、蛋白靶点抑制剂、RNA干扰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实验结果显示,基础状态下,WEPE能够增加C2C12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和摄取、促进GLUT4膜转位及AMPK-AS160/p38 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但这些促进作用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所逆转,同时,用siRNA技术干扰AMPK基因的表达后,WEPE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增加作用被逆转。使用CaMKKβ抑制剂STO-609对细胞预处理后再加入WEPE处理,结果显示WEPE对AMPK通路蛋白磷酸化、葡萄糖摄取和GLUT4膜转位的促进作用被削弱。综合以上结果,基础状态下,WEPE通过CaMKKβ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GLUT4转位,从而提高C2C12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水平。棕榈酸可抑制C2C12肌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转导并削弱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诱发胰岛素抵抗。WEPE可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发的细胞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及AKT磷酸化。通过检测AMPK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相关蛋白靶点抑制剂进一步探究WEPE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WEPE一方面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ACC的磷酸化,从而增强脂肪的β氧化,同时增强AS160的磷酸化水平,促进GLUT4膜转位,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一方面抑制PKCθ的表达,削弱PKCθ对AK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提高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第三,WEPE下调细胞中Bip、CHOP、eIF2α、IRE1α的表达水平,缓解内质网应激,从而改善棕榈酸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削弱作用。综上所述,WEPE通过CaMKKβ-AMPK-AS160/p38 MAPK途径促进C2C12肌细胞葡萄糖摄取,且在棕榈酸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肌细胞中,WEPE通过激活AMPK-AS160通路和缓解内质网应激,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丰富多样的陆地和海洋生物为抗癌药物提供了广阔的来源。海洋天然产物海兔毒素10是从印度洋海兔中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强力的微管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对多种癌细胞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但因为其强烈的毒性,即使经过结构改造,仍然无法直接应用于临床。随后人们将海兔毒素10的类似物应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有多个以海兔毒素10类似物为细胞毒素的ADC药物上市销售,还有部分已经进入临床
考虑互联网金融产业与风险情况,建立"后监管"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总体看来,要着手解决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建立P2P借贷平台推出市场后的清偿机制,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和我国金融安全;二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的分类监管机制,根据平台业务模式、规模以及准入准出等形成部门分工协作的分类监管机制;三是坚决打击利用网络开展的金融违法犯罪活动,遏制以"互联网金融"之名行诈骗、传销之实的违法犯罪活动;四
学位
糖烯是糖化学中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可以作为关键合成砌块来合成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以糖烯为原料,以磁性核壳材料为催化剂对2-脱氧糖苷和2,3-不饱和糖苷的合成进行研究。同时将探索出的2,3-不饱和糖苷的合成方法应用于角环素类似物二糖苷的合成中。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2-脱氧寡糖是很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发展了一种以全酰化半乳糖烯为原料,磁性核壳材料Fe3O4@C
学位
椎间盘退变(IDD,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组织退变之一,是导致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不稳,疼痛以及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药物治疗椎间盘退变,临床上主要使用非甾体类药物(NSAIDs)如塞来昔布(Celecoxib)等治疗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导致的炎症和疼痛,这些药物主要靶向环氧化酶-2(COX-2),能有效减轻椎间盘退变和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细菌合成的由葡萄糖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纳米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纯度。细菌纤维素具有吸水性好、保水性强、拉伸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好等特点,可应用于食品、医学、化工等领域。目前细菌纤维素在日本、美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在东南亚国家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原料。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细菌纤维素在国内的市场前景很大,但目前
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关键任务,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与安防。行人数据的特点主要是训练数据有限、样本类间距离小、类内距离大,且数据本身质量不高,含有噪声。这使得行人重识别任务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如何在行人数据上提取出鲁棒的特征是提高重识别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有监督的和无监督的行人重识别任务分别进行了获取鲁棒性特征的研究,且在通用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