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渭河断陷盆地中部,基底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是我国地裂缝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大西安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协同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对该区域进行地裂缝危险性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各类基础、水文、灾害、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托,采用地面调查填图、钻探、槽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成果,总结了大西安地裂缝的分布规律、活动特性和破坏效应等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抓住浅表土层不均匀变形是导致地裂缝发生的本质,围绕产生不均匀变形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引入“差异化思维”的主导思想,对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和量化,确定了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断裂活动性、地裂缝密度、地裂缝活动性等13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MapGIS软件平台,通过叠加各地质专题图层对大西安地裂缝进行了危险性区划。区划结果显示,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大区的面积为1080.22km2,占全区面积7.05%;危险性中区的面积为8487.2km2,占全区面积55.43%;危险性小区的面积为5745.58km2,占全区面积37.52%。根据不同结构、不同功能建(构)筑物对地质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在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西安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为区域规划及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