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收入来源角度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xiy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项收入来源视角研究个人所得税为完善个税税制提供建议。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个人所得税数据,测算个税分项收入占比和税收负担,发现在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个税仍然以工资薪金为主。个人所得税结构不合理。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制度加剧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的扭曲。
  MT指数证实分类征收模式下个税的收入分配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分类征收模式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征收模式转变。依据个税分项征收模式,推导出基尼系数按收入构成的分解方法以分析个税对分项收入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个税对经营性收入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
  将影响MT指标的平均税率和累进性按照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论是工资性收入税负过低造成个税平均税率低。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税负高。经营性收入税负对平均税率贡献最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累进性高,财产性收入累进性低。经营性收入累进性对总体累进性贡献最大。个税主要通过经营性收入发挥收入分配效应。
  个税主要调节了经营性收入的结论与实际不符。探究原因,发现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名义税负远高于实际税负。说明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因此个税过于依赖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部分财产性收入采用自主申报的征税方式,信息不对称,征管不足和居民纳税意识薄弱都是税收流失严重的原因。财产性收入构成相对复杂。进一步分析发现房屋租金收入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建议。从收入结构上看,政府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从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上看,将经营性收入纳入综合所得,采用综合征收模式。财产性收入沿用分项征收模式。房屋租金收入采取累进税制。从税收征管上看,一方面要建立现代化税务信息系统和提高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水平,提高税务机关征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税收处罚力度和提高居民纳税意识,促使居民自主申报。从房屋租赁市场开始试点,完善房屋租赁备案信息。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更高起点进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持续注入动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健全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市场为主导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也需要起到相应的引导、带动作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作为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着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而企业是这场革命的主角,在这场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发展需从资源驱动、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企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在这场革命中站稳脚跟。互联网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缺乏固定资产进行周转,同时需要大量资金维持运营和研发投
近10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令全球惊叹。中国股市对内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水平日趋于提高,对外不断开放,出现了大批的机构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有效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能否缩小是学者们争相研究的课题,学者们逐渐在中国股市上运用西方经典的价值投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来完成相关研究。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晚,距离现在也不过近30年的时间,这20几年虽然处在飞速发展当中,但问题也不断涌现,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等各种“黑天鹅”事件纷至沓来,使得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由此急剧攀升。而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协调机制未能发挥降低贸易壁垒、削弱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相反它遭遇了重创而陷入停滞,全球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但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为代表的区域协调机制却进展迅猛,并在区域范围内显著降低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由此,中国政府也
学位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制造业凭借着国内丰富廉价的土地禀赋和劳动力资源,生产总量和出口规模得以持续扩大,然而贸易利益并没有随之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还带来了碳排放增长的不良效应,种种因素迫使我国陷入经济、贸易与环境等多方问题并存的严峻困境。如何改善中国出口贸易的经济与环境利益,使其获得更多的贸易综合收益,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提出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指制造业生产投入中服务要素
学位
撤县设区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空间手段,它改变了市县关系,使被撤县(市)政府的主要功能和角色发生变化,管理权限减少、独立性下降,并进而影响被撤县(市)的企业发展。本文主要关注撤县设区行政体制变动,对被撤县(市)企业税负的影响。撤县设区削弱了被撤县(市)政府的政策能力,减少了被撤县(市)企业的政治关联和官员的晋升激励,同时新设市区一定时间内在地级市政府的资源分配中可能处于次级地位,由此可能导致被撤县
学位
中国开发区建设历时三十年有余,经历东部优先到注重区域均衡发展的转变。初期开发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后来向中西部省份扩张,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差距逐渐拉大。针对快速扩张阶段“开发区热”乱象国家曾多次出台政策清理整顿,尤以2004-2006年整改项目为重。现阶段,开发区建设进入平稳增长期,实现开发区同区域经济间良性互动,产业和城市融合,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成为当下开发区发展重要目标。现有文献较多着眼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并把提高人民收入作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目标的重要内容。劳动收入份额衡量了国民收入中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是经济发展成果中劳动者所分享的部分,然而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却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深入探究导致劳
学位
高铁开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亟需对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学术界对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往往忽略对高铁微观作用机制的讨论。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其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全面而准确的探讨高铁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利用中国大规模高铁建设——2008年到2018年期间
学位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创业行为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那么与家庭背景相关的社会资本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从家庭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重点关注家庭的创业背景和政治关联背景,探究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本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联。  本文认为,家庭亲属从其工作中能获得相应的信息、经验、职权便利和人际网络。它作为一种社会资本,能在创业动机形成、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开发等多个环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