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互动进程中的菲律宾民主转型(1986-2009)—一种分析框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期马科斯政权的倒台,标志着菲律宾的民主化进程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菲律宾作为东南亚最早引入西方民主机制的国家,曾一度被誉为“美国民主在亚洲的橱窗”。然而,菲律宾的民主化进程一波三折,其民主转型经历了民主制度的引进、马科斯时期的威权统治、民主化进程的回归这样一个曲折动荡的过程。作为最早引入西方民主机制的国家,为何民主制度的引进没有带来菲律宾的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有关后马科斯时代菲律宾民主困境的研究都强调国内政策的失误,国际因素对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国际因素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菲律宾的国内政治变革?国际因素与国内政治的变迁存在怎样的相关性?菲律宾的民主转型是一个外因(国际力量主导的全球化)和内因(国内力量主导的政治变革)互动的过程,其内在机制的发育主要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相适应;而国际因素主要扮演菲律宾政治民主化的“塑造者”和“推动者”角色。本文沿袭美国学者彼得.古勒维奇(Peter Gourevitc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颠倒的第二种设想”(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理论,以菲律宾的民主转型(1986-2009)为个案,分别从国内政治变迁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两方面入手探讨菲律宾的民主转型,分析了国际化与国内政治的互动对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影响,系统地总结了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菲律宾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客观地评价了其转型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调整与解决的方式,前瞻了菲律宾民主化的基本走势与前景。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等内容。第二章对论文涉及的民主转型的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尝试建构了一个适合菲律宾民主转型实际情况的分析模型。第三章着重梳理了后马科斯时代菲律宾民主演进概况,系统总结了各阶段其民主转型的特征。第四章对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国内政治变迁和国际化压力两个项度解释菲律宾的民主转型,强调国际因素对菲律宾民主转型的重要性。同时对国际力量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方式和渠道影响菲律宾的国内政治变迁做了探索。第五章对影响菲律宾民主进程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也是立足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文章最后对菲律宾的民主化进程进行了评估,并对菲律宾未来的民主化走向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其他文献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目前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关注的课题。车型识别作为ITS的关键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研究和实现了一个
商业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90年代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WT
国家的发展与公共部门自身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意义。公共部门的效率取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高取决于管理方式的科学化程度。人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全球经历了经济不景气,股市低迷利率下降的状况,微利时代的到来使“保本”成为投资者理财的第一目标。传统资工具理财己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投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效率、降低维护费用,是软件产品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题在分析软件系统诊断与维护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软件系统的远
近年来,数据仓库系统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中的实施案例越来越多,并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市场分析、运作状态的监控和评估的要求越来越高,将会有更多
家校合作,是一个恒谈恒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各国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笔者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家校
人际关系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而言,人际关系是指过去的关系模式塑造着个体现在与他人的互动模式,而人际关系障碍即是:习惯性的功能失调
卫星导航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导航定位信息的输出、显示是用户终端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为应用背景,研究了一种以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