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纺织产品的生态安全性及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生态纺织品不仅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同时也逐渐形成纺织消费的主流趋势。作为质检机构理应更加重视生态纺织品的发展及其检验认证工作,提升自身的检验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标准的更新,保持我国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对我国生态纺织品安全性能检验方法影响因素及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首先,论述了生态纺织品及其标准的重要性,总结了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领域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生态纺织品安全性标准中的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和应对措施。其次,重点对生态纺织品检验中涉及频率最高的两个基本安全性项目pH值和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检验标准,从萃取介质、萃取液酸碱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振荡速率等方面分析对测定pH值的影响;从影响测试过程因素,如甲醛标准曲线的制备、存储条件、萃取条件、显色反应等分析对甲醛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测定中,萃取液酸碱度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随后是萃取介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振荡速率所带来的影响。联系日常检验工作实际,建议萃取介质选择0.1mol/L氯化钾溶液,萃取介质酸碱度最好调节至中性,萃取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萃取时间选择在1~2h,振荡速率调节至60~90次/min。在甲醛含量测定中,样品存储条件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萃取温度、显色温度、萃取时间、显色时间、萃取振荡速率所带来的影响。建议实验室对需检验的样品应及时放入聚乙烯袋中存储并外包铝箔密封,尽快进行检测,同时应严格控制萃取及显色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最后,结合研究不确定度规律及在生态纺织品安全性检验中的应用。通过对pH值和甲醛含量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价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值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样品、萃取和标准缓冲液配制过程,三者对总不确定度贡献度达90%,样品测试过程中随机效应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占比突出。甲醛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样品和标准曲线制备过程,两者贡献度高达98.6%,尤其是测试过程中随机效应及标准曲线线性拟合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占比明显。这就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应熟知相应检验方法标准的规范要求并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从而提升试验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