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院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建筑类型,追溯它的历史只有百年左右,但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并成为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建筑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电影院的发展一方面受到电影自身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社会变革、技术革新、和观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生了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制的影院建筑类型,其中多数因为不合时宜而被淘汰了,那些能够跟上时代迎合人们需求的成功者则总是代表着影院建筑发展的潮流。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单厅影院逐渐被淘汰。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多厅影院(Multiplex Cinema)则成为现在影院类建筑的主流,迅速的在全球普及,以其完善的服务、喜闻乐见的环境氛围和优质的内部视听环境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多厅影院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空间组合模式、视听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找出影院从单厅向多厅转变的根本原因,分析该建筑的客观优势,找出多厅影院的设计要点,总结规律。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多厅影院设计理念的建立与更新,解析了影院从单厅到多厅,观众厅规模从大到小,内部功能从单一到复合的发展过程,并从建筑设计角度入手分析带来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总结出在新理念指导下多厅影院设计的基本要点。通过对多厅影院内部功能单元与构成元素的分析,对多厅影院在观众厅规模与种类控制,观众厅部分与放映工艺部分的组合模式,影院内部各附属功能布局和空间组合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厅影院的功能空间组合原则和交通流线组织的主要方式及相应设计要点——多厅之间的组合、多厅与放映间的组合、交通空间的联系、影院与其他商业功能的结合。本文还研究了多厅化自身的客观优势,与传统的单厅影院相比,规模变小的观众厅是更适合的空间尺度。借鉴了多媒体教室、展厅的经验,影院观众厅在视线组织、音响设置上有了更加灵活的组织,但也对厅堂尺寸、形状、净高、坡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电影放映工艺的发展,使影院的放映部分得以简化产生了多种放映模式,这直接促成了多厅的影院建筑形式灵活多样,正是这些因素结合创造了全面优化的多厅影院视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