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由于中小学体育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在对学校体育安全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建立了学校体育安全的结构图。对山西省中小学分管体育的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当前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现状,探讨了目前山西省中小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学校体育安全进行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帮助有关部门及领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青少年运动安全预防体系的制定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安全:学校体育教学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中的人、物、环境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的一种状态。中小学体育安全结构由人的安全、物的安全、管理的安全组成,三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2)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点:客观性、单独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突发性及严重性。(3)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为: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度;加大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降低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着不良应对现象。(4)山西省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为:体育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一半小学都曾在校园内发生过体育安全事故;小学体育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环节排名前三位是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课余体育训练;擦伤发生的比例是最高的,挫伤、骨折、脱臼的比例基本一致;最容易发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项目排名前三位的是田径、篮球、足球;出现最多的运动性疾病是腹痛。(5)山西省中学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为:初中和高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低于小学,但高中每年发生6-10次体育安全事故的比例高于初中和小学;初中和高中发生体育安全事故最多的环节排名前三位是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体育课;初中体育安伞事故中擦伤发生的频率最高,高中体育安全事故中扭伤发生的频率最高;初中最容易发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项目排名前三位的是篮球、田径、足球,高中最容易发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项目排名前三位的是篮球、足球、田径;初中出现最多的运动性疾病是腹痛,高中出现最多的运动性疾病是肌肉痉挛。(6)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结构中各要素的安全现状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体育安全意识较好,但也有部分存在不足,缺乏体育安全知识、体育安伞能力较差及不具备相应的体育安全行为;一些学校的场地器材不完善、自然环境变化莫测、体育人文环境较差;一些学校缺乏相应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医务监督不力,体育安全教育不到位等等。(7)降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对策为:引导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安全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体育教学能力和行为:加强家庭体育安全教育;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学校的场地器材的安全完好;健全学校体育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体育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搞好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和运动损伤技能培训;加强学校医务监督,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