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临床特征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IgA肾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临床特征及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就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经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年龄介于18~7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患者在行肾脏穿刺活检前的数据资料,包括各组人口统计学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学资料。肾脏病理学资料经我院病理科专家会诊进行后获得,包括LEE氏分级及牛津分型(MEST-C)。所有患者在肾脏穿刺前均进行肾脏彩超检查,以确定双肾的长径、短径、宽度及皮质厚度。根据肾脏病理学牛津分类资料将病人分为无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0)组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组。两组之间的临床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组织病理学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利用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临床指标和IgA肾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最后运用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IgA肾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情况的预测作用。结果:1.245例IgA肾病患者中包括女性140例(57.14%)和男性105例(42.86%),男女比例为1:1.3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和血压方面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P>0.05)。2.Point-biserial相关进行分析显示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沉、补体C3成正相关(P<0.05),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血红蛋白与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成负相关(P<0.05),而与补体C4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无相关性(P>0.05),两组低补体C3血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在肾脏彩超测量值上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4.两组在LEE氏分级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3.131,P=0.001)。与S0组相比,S1组合并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纤维化及细胞/纤维新月体病理改变所占比例高(P<0.05)。但两组在内皮细胞增生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5.两组在慢性肾脏病分期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1.168,P<0.05),S1组在慢性肾脏病分期中2~5期的所占比例高于S0组。6.基线尿酸(OR=1.005,95%CI:1.002-1.009,P=0.005)、血红蛋白(OR=0.976,95%CI:0. 958-0.993,P=0.006)、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OR=1.001,95%CI:1.000-1.002,P=0.003)与IgAN患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著相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酸、血红蛋白、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及24小时尿蛋白对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均有预测作用,而将上述指标联合用于预测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情况价值显著。单个指标中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所对应的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675±0.034,P<0.05),因此认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预测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情况时,是相对较好的对比及参考指标。结论:基线血尿酸、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IgA肾病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著相关,通过控制血尿酸水平,纠正贫血状态可能有助于减慢IgA肾病进展速率。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合并其他病理改变,所对应的LEE氏分级级别高,程度重。LEE氏分级和牛津分型存在一定的关系,联合应用于IgAN病理分类可能更好指导病情评估。血红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指标联合可以有效预测IgAN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的情况。
其他文献
函子是范畴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范畴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基本手段.拉回是范畴中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在同调代数,代数表示论,环模理论等研究领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拉回看作函子,在余Comma范畴上考虑拉回函子的若干性质.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果以及文中的主要符号说明.本文共四章.第一章考察Abel范畴中T-拉回不变态射和(T,F)-拉回不变态射,并证明了态
自旋电子学是实现小型化、快速读写、高磁存储密度、高灵敏度器件的基础。目前,磁存储器(MRAM)等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自旋电子学研究的主要应用目标;而在室温和低场下能够获得足够大的磁电阻效应是实现MRAM等器件应用的前提。采用高自旋极化率材料是产生大的磁电阻效应的关键所在。而半金属材料自旋极化率理论上可达100%,实验上制备的这些材料具有很高的自旋极化率。Heusler合金具有高的居里温度等优点,具有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ITF)后的关节置换相比初次关节置换较为困难,其中股骨柄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多中心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FIF-ITF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柄的疗效差异,并探讨此类病人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10.12-2019.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测量Tei指数联合LUS评估新生儿PH右心功能及肺部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1)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利用二维、M型及双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RVFAC、TAPSE、TAPSV及DD-Tei指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进行重复性及一致性信度分析。(2)对75例PH新生儿进行RVFAC、TAPSE、TAPSV、DD-Tei指数测量,比较其差异性并采用Spe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早产儿1-24月龄睡眠纵向变化情况,分析早产儿睡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福州市3个区共12所社区管辖的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出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为调查对象,同社区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入组14天内收集婴儿的基本信息,在1、3、6、9、12、18、24月龄采用睡眠日记及简明婴儿睡眠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早产儿月龄均按矫正月龄计算。于6月
审美趣味在西方理论语境中是与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相关的概念范畴。康德推崇的“无功利”审美奠定了理论的基调,布尔迪厄借助社会学的方法和统计学工具,将审美对象从艺术领域拓宽到日常生活,将社会存在引入审美的乌托邦,揭示其所具有的社会区隔作用。朗西埃则从“感性分配”出发,认为借助审美感性的普遍性,审美趣味能够完成共同体内主体的平等并具有政治的功能。本文就布尔迪厄与朗西埃关于审美趣味的理论及二者存在的差异进行
早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列斐伏尔理论生涯中最重要的理论支柱,并贯穿在晚期的“空间生产”与“契机理论”等现代性批判理论之中。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通过将马克思异化观点、全面发展的人等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的结合,以超越群侪的学术视野将批判的思想由宏大的历史殿堂引申到细微的日常生活领域。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批判逐渐从一个被埋没的领域变成了一门“显学”,列斐伏尔也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批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形态与下颌尖牙牙尖斜度存在的相关性。材料及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并拍摄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27例,将其DICOM格式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11.95软件,对双侧髁突及下颌尖牙进行三维重
国际劳动组织于2006年主持制定的《海事劳动公约》已经在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中国于2015年11月批准该公约,且该公约于2016年11月12日对中国正式产生约束力。同时,该公约2016年修正案于2019年1月8日也正式对我国生效。该公约不仅整合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际劳动组织采用的数十种标准,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时代变化的更新,因此与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海上安全和海洋污染控制的三大公约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思维交流与碰撞的场所,一旦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活动就难以继续进行。研究表明,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其中一个因素就包括教师的提问,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提问情况和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研究,使用观察和调查分析的手段得到数据结果,并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针对教师的提问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手段,围绕化学教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