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自然学科。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涵盖的知识点丰富,涉及的领域广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学习物理难、学好物理更难”越来越成为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学科的普遍现状,尤其是女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比男生更加吃力。由于男女在生理结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导致男女在高中物理学习效能方面的差异极为显著。研究性别因素引起的高中物理学习效能差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既是贯彻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践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核心、达到全面育人的要求,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拓展学生科技前沿视野、推动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对性别差异在物理学习中产生差异的具体表现的研究现状,初步发现男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的心理原因:男女兴趣爱好的不同、学习信心的差异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结合高中物理是一门精密的定量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的学科特点,采用问卷对同一学校高三年级相同数量的男女学生在学习能量、学习能力、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异同进行了调研。利用Excel与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了男女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效能差异显著:男女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习能量、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差异极其显著,男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长期记忆能力优势明显,对于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比女生更强,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女生的影响更大;男女的心理状态相差无几,女生学习物理时受教师影响稍大。主要从感知觉、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操作技能等智力因素和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等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了性别因素引起高中物理学习效能差异的具体原因:由于男生右脑发展的时间更早,智力因素上女生不如男生;同时,学校与社会对于性别的歧视也影响女生物理的学习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在推导基础公式时更多地结合常见例题,加强前后章节的逻辑联系,定期地进行知识梳理,对于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取得进步时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并在课堂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根据提出的教学对策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课堂上学习物理的行为表现、精神状态,课下与学生积极沟通,对比所任教班级学生在学校统考时物理单科成绩排名的升跌,并重新进行问卷调研,对学生的学习效能再一次进行评估。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当下提升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效能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将为下一阶段在本省施行的“3+1+2”新高考模式下的物理教学改进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