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脊髓损伤(SCI)是指脊髓受到损伤,引起脊髓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括约肌功能等异常。引起SCI的因素有很多种,其能够导致神经元、胶质细胞损伤,阻断神经通路,促进室管膜细胞增殖,引起神经干细胞非正常分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主要是通过磁场作用大脑皮层后引起感应电流,导致皮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脑内神经电及代谢活动。rTMS能够通过选择改变磁场刺激的方向、强度及作用时间,达到无痛刺激神经细胞使其兴奋的目的。rTMS的优势是:(1)刺激作用能够影响皮质神经活动;(2)刺激后,能够持续的调节皮质。因此,我们能够调节rTMS的频率,进而减弱或增强刺激引起的皮层神经活动。设定一定参数,可改变大脑局部血流以及氧化应激程度,调控神经再塑。而且,相关文献指出rTMS能够增加神经再生功能。近些年,临床上逐渐趋向于使用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时具有很广阔的前景。临床上进行治疗使用的干细胞主要有许旺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神经干细胞、来自胎神经组织的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化能力较为广泛,在体外,经过特定的诱导方式,可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既能够分化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肌肉细胞,也能够跨胚层分化。来自于脐血的MSCs具有更多的优势:(1)来源原始,分化和增殖功能比其他来源的MSCs强;(2)一般从脐带残端及分娩后的胎盘获取脐血,相对于脊髓等更能简单获取,减少伦理方面问题;(3)胎盘能够降低脐血受外界细菌、病毒污染的概率,起到保护效果,在脐血干细胞表面一般不会出现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型抗原,避免了显著的宿主抗移植物过程。因此,本研究中,我们采取使用rTMS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观察治疗前、不同频率rTMS治疗、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及不同频率rTMS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观察大鼠运动能力,并分析对比不同实验方法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水平,进而推测rTMS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SCI的优势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10-260g,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损伤组(对照组)、损伤+0.5Hz rTMS组、损伤+10Hz rTMS组、损伤+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rTMS+干细胞组。术后第二天对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进行脊髓损伤部位脐带干细胞移植,并对损伤+0.5Hz rTMS组、损伤+10Hz rTMS组、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90%运动阈值,共500个脉冲)。术后第1周、2周、4周分别对各组进行BBB行为学评价、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rdU、Nestin、Tuj1、Ng2、GFAP变化,并应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示踪技术,观察对神经纤维束的作用。结果:1.BBB评分:损伤+0.5Hz rTMS组、损伤+10HzrTMS组、损伤+干细胞组、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均比对照组评分要高,各组评分变化与时间变化有关,均随着时间的增加BBB评分值升高。每个时间点内,每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每个实验组,不同的时间数据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而且和任何其他组相比,损伤组都具备显著性差异。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和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与其余组在任何时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的BBB评分值显著高于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2.运动诱发电位(MEP):损伤组,MEP的潜伏期最长,波幅最小;损伤+0.5Hz rTMS组、损伤+10Hz rTMS组、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较损伤组潜伏期短、波幅长;损伤+10Hz rTMS组较损伤+0.5Hz rTMS组波幅长,损伤+10Hz rTMS组和损伤+干细胞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波幅均高于其余4组,且损伤+10Hz rTMS+干细胞组较损伤+0.5Hz rTMS+干细胞组波幅显著升高。3.脊髓组织形态:损伤组,脊髓较为狭窄、脊髓组织结构疏松,能看到多个空洞,神经元坏死数目较多。损伤+0.5HzrTMS组、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观察到脊髓组织比较疏松,胶质细胞出现增生,有些神经细胞发生肿胀;且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较损伤+0.5Hz TMS组、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脊髓组织更为疏松、神经细胞肿胀程度升高。4.Western blot:EGF 表达变化:损伤+0.5Hz TMS 组、损伤+10Hz TMS 组间的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损伤+干细胞组、损伤+0.5Hz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的EGF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增加,且此三组间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bFGF表达变化:损伤组(对照组)、损伤+0.5Hz TMS组、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间bF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的bFGF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增加,且此两组间bF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5.免疫组化染色:BrdU、Nestin、Tuj1、Ng2、GFAP在脊髓损伤组大鼠脑组织内存在着少量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阳性细胞数量均较脊髓损伤组有明显的增加,损伤+0.5Hz TMS组、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阳性细胞数量处于两者之间。并且,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损伤+0.5Hz TMS组,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显著高于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6.BDA示踪:损伤组,在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和其发出的轴突上,发现部分荧光显影。损伤+10Hz TMS+干细胞组,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轴突荧光显影最多,损伤+0.5Hz TMS组、损伤+10Hz TMS组、损伤+干细胞组、损伤+0.5Hz TMS+干细胞组荧光显影程度处于两者之间。结论:1.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且高频率优于低频率。2.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能力,且治疗效果与时间呈正相关;3.高频率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较低频率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效果更佳,且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经颅磁刺激治疗;4.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神经功能的机制,推测是通过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完成。
其他文献
再融资新规发布后,证监会明确规定了实施定向增发时战略投资者必须符合的条件,股市迎来定增热潮。2020年7月中联重科发布定增预案,将引入包括基石资本在内的四名战略投资者,募资约六十六亿元。然而时隔不久,中联重科于9月宣布采用修改后的"A+H"综合定增方案。本文以中联重科转变定增策略为起点,描述中联重科自准备引入战略投资者到很快重新确立"A+H"股询价定增方案的详细情况,并对其中的缘由及价值进行分析探
近年来,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合作控制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来说,多自主体系统分布式合作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每个自主体设计一个使用邻居局部信息的分布式控制协议,使得多自主体系统达到特定的群集行为.本文对此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如下主要工作:第二章研究了马氏切换拓扑和随机不确定拓扑下的线性多自主体系统的鲁棒H∞领导跟随一致性问题.马氏过程可以用来描述有限个状态之间的随机切换规律,并具有良好
在当今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已成为各互联网应用的核心组件,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商品推荐服务为用户提供可能购买的商品;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兴趣点推荐服务帮助用户发现可能签到的地点;短视频软件中的视频推荐服务为用户提供可能喜欢的短视频;在线音乐网站中的音乐推荐服务帮助用户生成可能喜欢的播放列表—推荐已无处不在。推荐系统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改善用户体验,而且能够帮助企业获取丰厚
多自主体系统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协同控制问题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多自主体系统中,自主体之间通常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的,因此通信网络对多自主体系统的协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多自主体系统会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下作业,可能会出现通信网络受到攻击、随机丢包、通信资源受限等情况.因此研究复杂环境下多自主体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复杂环境下几
计算树逻辑(Computation Tree Logic,CTL)模型检测是形式化方法研究的热点,是保证系统正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DNA计算是以DNA分子和生物酶为材料,以生化操作为计算手段的一种生物计算模式。开展CTL模型检测的DNA计算方法研究,不仅可以利用DNA分子的超高存储容量和DNA计算的强大并行优势解决模型检测状态空间爆炸问题,而且对推动DNA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自图灵奖获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死亡率高的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高发,尤其是亚洲,非洲和南部欧洲,在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人数几乎占到全球发病人数的一半。肝细胞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症状时多已到中晚期,或伴远处转移。此时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患者很快死亡。因此,阐明肝癌的转移机制,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背景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CRS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菌的感染和生物膜的形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形成的有一定空间构造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是不同于游离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另外的一种存在形式。随着生物膜的形成,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抵抗及宿主
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HCC的发病除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癌物质和代谢性疾病等外在因素有关外,还与基因多态性这一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基因多态性可参与介导HCC的发生发展。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目前对于线粒体疾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现在对线粒体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对致病线粒体DNA(mt DNA)的遗传进行阻断。主要的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供卵、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和线粒体移植技术。由于供卵不能生育和母方有遗传关系的子一代,以及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不能对mt DNA的比率和发病风险进行精确评估,限制了这俩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因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线粒体移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指的是直肠癌与结肠癌的简称,其中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部分,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发生于此部位的恶性肿瘤称为结肠癌。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趋向高脂高蛋白化及低纤维素化,结直肠癌的发病人数与日俱增,患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