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腔内Uncut-Roux-en-Y吻合与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探讨腔内Uncut-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腔内吻合重建消化道1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Uncu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腔内Uncut-Roux-en-Y吻合与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探讨腔内Uncut-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腔内吻合重建消化道1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Uncut-Roux-en-Y(URY)吻合组和Roux-en-Y(RY)吻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165例胃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腔内吻合重建消化道,其中URY吻合组80例,RY吻合组85例。两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切缘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RY组与RY组相比,肿瘤最大直径较小[3.1(0.5~7.5)cm比3.5(0.5~10)cm,P=0.029],手术时间较长[(232.93±44.99)min比(189.12±51.19)min,P=0.001],但消化道重建吻合时间短[(41.26±8.33)min比(49.07±8.34)min,P=0.001]、术中出血量少[100(20~300)ml比150(30~500)ml,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2(1~3)d比3(1~5)d,P=0.001]、首次进流质时间早[2(2~3)d比4(1~8)d,P=0.001]、术后住院天数少[8(6~14)d比8(5~22)d,P=0.001],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低[0%(0/80)比7.1%(6/85),P=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7.5%(6/80)比10.6%(9/85),P=0.490]、II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0(0/80)比2.4%(2/85),P=0.4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两组内镜RGB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RY组未发现Uncut闭合盲端出现消化道再通。结论:腔内Uncut-Roux-en-Y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安全、有效,操作上简便、可行,并能有效减少Roux滞留综合征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视网膜多巴胺神经元的变化与镁离子以及镁离子转运体之间的关系。方法:1.单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至右侧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ont)、对照补镁组(Cont+Mg)、帕金森
目的早产儿脑血管发育缺陷及少突胶质细胞的选择易损性与早产儿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发生密切相关,而WMI后内源性血管新生和少突胶质细胞发生以及与之相关的营养因子表达是否呈时间依赖性变化,目前尚不清楚。本课题拟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WMI模型,明确少突胶质细胞发生和内源性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WMI发病机制及开发治疗靶向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
目的:传统观念认为,在肺上叶切除术中离断下肺韧带(Inferior Pulmonary Ligament,IPL),可以通过增加残余肺活动性以减少术后残腔体积。然而,离断IPL却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变形、狭窄,进而影响术后肺功能恢复。目前关于肺上叶切除术中IPL处置措施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进一步对比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中保留与分离IPL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
目的探讨不同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状态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评估MMR联合术前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用于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肺癌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iley、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 6个数据库,纳入探讨二甲双胍与肺癌预后的相关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HR(hazard ratio,风险率)及95%CI(confid
目的:通过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以宫颈鳞状细胞癌作为对照,研究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综合荟萃分析结果,研究这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患者复发和总生存差异,为临床医生决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0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瘤治疗中心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类型为腺癌(ADC)或者鳞状细胞癌(SCC),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
目的:1.探讨如何使用胸部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划分骨骼肌减少症和非骨骼肌减少症。2.研究骨骼肌减少症对于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9年126例施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肺癌患者术前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及一般情况资料,进行第四胸椎(The Fourth Thora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新发病例第五位的肿瘤,位于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位。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我国的胃癌患者有80%以上在首次确诊时就是进展期,其术后复发、腹膜转移的风险较大。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膜转移是其复发的主要方式,一旦出现,预后极差。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意义重大。既往研究显示,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减少复发,但总体效果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受试者的术前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组织病理成分与结构进行关联性研究,分析SWE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关键因素,探讨二维灰阶图像、SWE图像及数值与结节病理观察指标间的相关联系,及其在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检查检出甲状腺结节并接受手术的患者3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其超声图像及病
目的:通过分析肺部结节患者临床特征、肺部CT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验指标等资料,利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肺部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利用病历库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共240例。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咳嗽、胸痛、咯血、吸烟史、戒烟时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胸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