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总共写出了11部长篇小说及数以百计的众多中短篇小说,充满了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同时他又是一位锐意创新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创造了各类风格多变、异彩纷呈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是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切,以及对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腐化堕落的警惕与反思。知识分子特有的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在莫言胸中激荡,催促他站在“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这一角度和立场上奋笔疾书,对现实做出更多的批判和思索,对人性欲望的困惑做出更合理的解答和指导,对生命深层的力度和坚韧做出更有效的挖掘和整理,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意味。因此,对莫言小说中的人文关怀加以梳理和论述有其必要性。本文首先通过回顾莫言的创作历程,对他持之以恒的写作道路做出理顺与评析,同时通过对近年来莫言研究概况的整理,总结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莫言作品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对自己农民身份的高度认同,他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上写作,从农民的视角观察世界,饱含着对官僚主义的痛恨和批判,也充满了对土地的依恋与不舍。童年的不幸经历使得莫言对生存最本质层面的饮食文化着笔甚重,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食物奇异化的景象,同时他又解构性描绘了人的饮食动作,用嗜食与暴饮的众多贪婪进食场景表现出物质生活低下对人性的扭曲和折磨。莫言人文关怀写作的另一个侧面是作品中的民间历史观和价值观。他通过对特色形象土匪的塑造和架构,呈现了众多兼具正反两方面性格的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甚至颠覆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固定写法,民间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思索精神深藏其中。同时,莫言对民间叙事传统的诸多借鉴与继承,对官方语言的反感和戏谑,又是对自己“大踏步地撤退”这一写作方略的解释与执行,有很强的民间观念蕴含其中,充满民间历史观和价值观。最后,莫言在作品中呈现出人性善与恶的两方面,既对人性的坚强与抗争精神予以赞美,又对人类向自己罪恶的忏悔行为表现出包容与宽恕,既对人性中的丑恶与自私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又通过对刑罚场景的残酷性描写,在反向论述中表达了对善良人性的追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