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新双方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到2007年1月,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新第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的距离正逐步缩小。在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中,异质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这种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正是当今中新贸易发展趋势。同时它也成为推动两国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阐述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新制造业贸易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新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论文第一章基于国内外学术文献,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征、形成机制和利益来源,从而进一步引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中新两国贸易现状的陈述,基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6》、欧盟统计局1993—2003年99类中新产品贸易数据以及中新经贸网中两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数据,采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和TCD贸易结合度指数分别对贸易产品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中新两国正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且发展势头迅猛。(2)中新两国正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且制造业中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正逐步成为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核心。第三章基于前两章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和宏观方面总结归纳出促进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各类动因。其中,中新两国人均GDP与其产业内贸易无正相关性是本论文的独到见解。第四章立足于前三章的论述、证明、探讨,提出目前制约中新双边贸易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以此来促进中新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能够由垂直型向更高的建立在自主品牌基础上的水平型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新加坡双边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特殊的意义。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在可预
胜任力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于美国的一个管理概念。它是用来表征那些个体所拥有的导致其在某个岗位或职位上取得优秀绩效的潜在的特征术语。本文研究选取了A建材超市中层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频谱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表明,目前的固定频谱分配制度导致资源平均利用率低下,且极不平衡。有限的可用频谱和低的频谱
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本国旅游业。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
自从八十年代制取了纳米氧化镁产品以来,纳米氧化镁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在纳米氧化镁材料的研究中占据了极
面对全球化浪潮,西方文化不断入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政府保障的角度入手,对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非物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革新和创造了许多高难度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将小提琴技巧达到了无与伦
光纤无线通信(ROF:Radio-over-Fiber)融合了两种常规技术——无线传输和光纤有线传输。作为一种既能增加容量又能降低成本的技术,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移动性和带宽的需求,已成为
前言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控制复杂以及卫生资源消耗大,因此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社会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2
随着工业过程系统日益复杂,为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工业实时数据库系统在工业过程监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先进控制和过程监测以及厂级信息管理的不可或